说到司马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说到宋朝,我们经常对其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感到惊讶;我们经常因为它的弱点而悲伤它的不幸和愤怒。张泽端的《清明节河图》反映了北宋的繁荣和繁荣。北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科技时代,几乎所有的后代都或多或少有宋朝的影子。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朝代一次又一次地被外国人欺负。
然而,在宋朝的历史上,有几次机会改变。然而,宋朝的君臣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而是遭到了更多的破坏,其中之一就是《资治通鉴》的编辑司马光。
[img]280410[/img]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老,山西夏县人,世称苏水先生。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接触这个历史人物应该来自一个著名的典故“司马光砸缸”。
笔者查了相关资料,北宋应该没有大缸。当时是瓮,跟本文关系不大,就省略了。因为司马光小时候救了朋友,当时只有七岁左右,所以被视为神童。司马光也很幸运。他成名后开始继续教育,比“消失”的仲永幸运多了。
司马光年轻时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大胆。仁宗天圣时期,司马光的父亲是利州的转运使,司马光和父亲一起上任。我在蜀中栈道上遇到了一条蟒蛇。据说司马光当时非常冷静,拿着一把剑插进了蟒蛇的尾巴。蟒蛇痛苦地掉进了栈道下。我们无法证实这件事的真实性,但司马光的形象却很高。
司马光的父亲也非常重视他的培养。当他外出和同事聚会时,他会带着司马光,这也大大提高了司马光的经验和知识,为他未来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许多大臣和名人也欣赏司马光并培养他。
宋仁宗宝元年,司马光参加科举,中进士甲科,开始了他搅动大宋风云的一生。
司马光对大宋的贡献
司马光刚刚进入官场,凭借对底层的了解,在地方政绩斐然,积累了不少名声。
司马光对大宋乃至中国最大的贡献不是他的成就,而是一本叫《资治通鉴》的书。《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史书,共294卷,19年后才完成。
司马光在与王安石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降职到当地。和宋代大多数被降职的官员一样,司马光热爱山川,开始专注于书籍。司马光仔细研究了历史书籍,从中提取了许多案例,并添加到《资治通鉴》中进行解释。
在这本巨大的历史书中,它涵盖了16朝1300多年的历史,总结了历代灭亡的教训,供统治者参考。历代皇帝都从这本书中体会到了治国理政的真谛。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司马光原本想用这本书吸引皇帝的注意力,回到宋朝的权力中心。因此,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政治部分,如贞观之治,它占据了很多笔墨,也反映了司马光的政治抱负,想成为一个著名的大臣。
[img]280411[/img]
而且这本书立场很强,在三国等分裂时期,明确表明魏是正统的,只有魏有“纪”,而蜀吴没有“纪”。
幸运的是,这本书对文化、经济和技术都有墨水。虽然它有点错误,但它是一本优秀的历史书。司马光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司马光有自己的优点,但它比现代更大。
司马光的因循守旧
在司马光的历史上,不得不提一个人,那个人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政治家和作家。“天命不足畏,祖先不足法,人言不足。”这是北宋著名大臣王安石的豪言壮语。王安石和司马光是一个激进、保守、终身的对手。
司马光一生都在不懈努力维护封建地主的权益。例如,平定贝州农民起义,反对王安石的变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宋吸取了唐代和五代的教训,建立了一个文化的国家,将军的地位相当低。赵的国家不正确,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分配权力,比如一个职位有多个官员。此外,宋朝的科举考试也越来越完善,恩科的不时开放使宋朝的官员数量急剧增加,导致了“冗余”危机。
同样,为了防止将军叛变,实施了“更加守法”,使将军和士兵彼此不熟悉。虽然招募了大量士兵,但这导致了“冗余士兵”危机。与此同时,大量士兵和官员的增加也增加了财政支出,并导致了“冗余”危机。
三重危机使北宋社会贫困和薄弱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到宋朝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提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展生产、加强军队、拯救宋朝社会危机的改革。
“理财”王安石、以“整军”为核心,提出了青苗法、免役法、均税法、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等改革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而且整顿太多,只是举。
司马光在朝廷的靠山是宣仁太后,也是反对变法的背景。司马光以“母改子”的名义反对新法律。
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达政体,特别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然后完全否定了新法律,诽谤新法律“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人,其实病人,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因此,司马光当政后废除了所有新法律,恢复了大部分旧法律。
虽然王安石的新法律部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宋朝的财政确实增加了,但司马光的所作所为关闭了宋朝成为强国的大门。
短视司马光
王安石在变法时期收复了一些被西夏占领的领土,这极大地鼓舞了宋朝的君臣。然而,司马光继承了西宁之前的妥协政策,向西夏鞠躬,将收复的安疆、芦苇、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以换取两国的短暂和平。这些逆行使宋代社会大多数阶层的有识之士非常不满。
此外,司马光和他的同党无视小皇帝哲宗,走自己的路,不顾别人的建议。因此,所有这些都引起了哲宗的不满。宣仁太后死后,变法派立即谴责反对派根本不了解君主和大臣的仪式。恢复旧制度的反变派崩溃了,受到了更大的打击。
司马光在位期间,宋朝大面积党争夺开始。王安石执政时,虽然有反对者,但王安石从未将反对者赶出首都,甚至有些人仍然处于清淡的地位。然而,司马光统治后,所有的异己都被驱逐出去,一网打尽。当王安石打击旧党时,他们只是不配合,搬了一个位置,但司马光直接给新党贴上了反派和不尊重祖先的标签,手段相当恶劣。
司马光个人太卖名了,总是威胁辞职。他从未向朝廷提出过建设性的意见,所有的曲折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然而,王安石在进入朝廷之前一直是当地的官员,多次拒绝朝廷的邀请,只是为了了解民生。相比之下,他做出了很高的判决。
司马光是封建时期保守思想的代表,也是宋代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也是既得利益者。因此,司马光的出发点是维护封建阶层的统治,因此变化遭到了他们的强烈抵制。然而,旧制度的恢复使北宋回到了旧车道,社会矛盾变得越来越严重。宋徽宗赵霁甚至打不过辽国最弱的军队,即使不久之后,北宋也被金国摧毁。变法失败是原因之一,司马光也是宋朝的罪人。
北宋著名大臣司马光声誉参半。他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