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带你去追求历史上真实的周昌,去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西汉初的周昌,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诚实坦率的忠臣形象。他是刘邦的老乡,资格很老。周昌几乎毫无顾忌地和刘邦说话。不是他靠老卖老,而是他的脾气。有一次,刘邦和戚夫人亲热,周昌入宫汇报工作碰巧相撞,愣了一下,转身跑了。刘邦不认真,追上周昌拖倒在地,骑着他的脖子问: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怒不可遏,说你是杰纣之君!刘邦笑了,但他以后不敢这样和他玩。
刘邦曾想废除王子刘英,改立齐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王子。吕后非常焦虑,暂时没有办法。刘英可以保持王储的地位。除了张良出主意邀请商山四浩外,周昌还坚决反对废除王子,与刘邦争论。周昌已经吃了,生气地说话更口吃,感动了刘邦。吕雉后来非常感谢周昌。
[img]276837[/img]
各种事迹表明,周昌忠诚、可靠、诚实、坚强。刘邦让他当皇家历史医生,排名第三。可以说,他尽了最大的努力。然而,正周昌脾气直率,遇到麻烦时不冷静,几乎杀死了一位无辜的地方官员。那是周昌降级后的事。
一开始,刘邦知道吕后嫉妒戚夫人的宠爱,担心死后孤儿寡母的意外,将周昌降级,赵国相国保护赵王如意。前赵国相国陈晨负责赵国,代地兵马,后来因韩信煽动反叛刘邦,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带兵平乱。到了邯郸,周昌晟见,对刘邦说,常山郡25个城市,叛军一到,就失去了20个城市。常山守尉应当判死罪。刘邦问常山守尉是否跟着造反?周昌摇头。刘邦说,没关系,说明守尉打不过叛军。因此,刘邦没有追究常山守尉的责任。
常山郡在赵国境内,守卫是郡守卫和都尉的合称,是一个郡的军政首脑。汉初没有太守的名字。这个常山守卫的名字不得而知,只要知道他是高级地方官员就可以了。这个守卫没有参与陈杰的叛乱,打不过别人,失去了20个城市,比较懦弱。周昌不问青红皂白就起诉了守卫,要判他死刑。
刘邦很清醒,没有匆忙杀人。他认为,既然守尉没有造反,城市失守的最大原因就是守尉不善用兵,没什么好指责的。刘邦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原因。平叛战开始时,守尉的罪行不利于凝聚人心。甚至没有发布最轻微的处罚令。
周昌是个大忠臣,也是个好人,但在这件事上相当出格,几乎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官员。当然,周昌没有伤害别人的心,他大概怨恨守尉的无能。周昌从出发点考虑国家大事。幸运的是,刘邦没有听他的。熬到守尉的位置也相当不容易,在汉初,至少说明这位官员有一定的功劳。如果脾气暴躁的国君遇到类似的事情,也许守尉会把头搬走。在这种情况下,伤害的是一个家庭。
忠臣善良地做坏事,或者因为私人仇恨而伤害他人,历史上有无数。有时候,是非善恶的界限不容易区分,不能只看表面。最好不要用脸谱来看待历史人物。
西汉最老的大臣,周昌提议杀一个刘邦为什么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