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皇室的繁荣并没有超过刘氏。
至强至盛有两汉,这一传统延续了一千年。到了五代十国,甚至还有后晋王朝(看得清楚,这是一个王朝,而不是一个分离的小国)。虽然创始人刘志远是少数民族,但少数民族冒充刘的传统一直存在。刘渊的匈奴不是打着复兴汉朝的旗号吗?
另一位刘裕建立了刘宋,强逞一时,北魏也要避风头。这是正宗的汉刘后裔。
刘家的两兄弟(刘邦也有一个哥哥,早死)——刘邦的两汉,刘交的后代刘裕建立了宋朝,绝对给了老刘的父母一张脸。
南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420~初宁陵(南京紫金山)于422年在位。
[img]275174[/img]
刘裕成长史
刘裕隆安三年(399年)参军起义,413年灭军阀混战益州桥纵,清除了刘毅、司马休等政府异己。
义熙五年(409年)二月,刘裕兴兵姜维北伐。4月,他带领网络水军从建康北进,沿淮河穿越大县(现山东沂水北穆陵关)。第二年,他突破了南燕都城广固(山东益都西北),收复了青兖州,抓住了慕容超,然后在建康城杀死了他。
后秦于13年(417年)被消灭。
[img]275175[/img]
刘裕几乎完成了南北统一
这时,刘裕担心政党旁落,因为留在官府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病去世,于是把次子刘义真留在长安。王秀、王镇恶率领1万多名军队协助,仓促恢复健康。
夏主赫连勃勃勃趁机夺得陕西关中,长安留军内乱。
虽然刘义珍不得不撤离长安,但从潼关以东、黄河南端到青州,一切都已成为南北朝的板图。江准河段得到保证,这是祖提、桓温、谢安等百年老人无法做到的。
如果刘裕当时的统一能穿越黄河,就能完成南北统一。但当时他不得不选择返回江南。
由于前秦强势,太元二年(377年)政府诏求文武良镇御北方地区。徐(治京口)、兖州(治广陵)原是北来侨胞的聚集地。
“人多劲悍”,有丰富的作战工作经验,谢玄招募了金勇,徐、兖人竞相招兵入伍。
北府兵完全垄断了东晋对外军事,北方战争也锻炼了北府的实力。这些士兵有以下特点,可以称之为南方的“骑士”。
继承了原来的世兵制。北府兵由北方侨民和子弟组成。
当时,招募的主要是将军,而不是士兵。事实上,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孙无终都是江准南端的主题活动,有一定的武装力量。被纳入北府系统软件后,他们可以以军号或刺史的名义战斗,或者填补一定的士兵。
他们领导的士兵代代相传。由于土地的丧失,只能从事战争,军事技术得到了发展。
从东晋末年到南朝中期,北府兵的军事成功保卫了南方免受北方入侵。它们已经可以自成一体了。
徐州本治京口,北府将军各以军功占领徐州土地,形成了这一军事力量的经济基础。
元兴元年(402年),桓玄举兵东下,攻入建康。
元兴三年(404年)2月,刘牢之前参军的刘裕、刘毅、何无忌(牢外侄)联系了北府兵的一些中下级将领,分别在京口和广陵举兵摧毁桓玄。
这种世袭的军事制度造就了一个华侨的军事阶层,后来齐梁两朝的兰陵萧氏也是这个阶层的代表。
刘裕的北伐也是中国战争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之一,造就了仅次于朱元璋的北伐。李商隐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形容。
刘裕,南朝开国皇帝,历史上有多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