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裴秀的故事吗?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西晋名士裴秀出身贵族家庭,家族的官基因好到爆棚。
就像数不胜数的名人一样,裴秀从小就是神童。他的叔叔是当今世界的名人,家里经常挤满了朋友。拜访叔叔后,很多客人特意拐到裴秀孩子家见神童。
[img]274492[/img]
年纪轻轻就得享大名,裴秀有时不禁自视过高,看不起别人。著名机械发明家马军设计制造了一种攻城发石车,可连续将大石头发射到远处。裴秀嘲笑这项发明没有实用价值,并与马军展开了一场名为“发石车是否合理”的辩论赛。马钧说话结巴,口才远不如裴秀,被他驳得哑口无言,后来就不说话了。裴秀赢得了辩论赛,相当得意,唧唧歪歪歪地说个没完。事实上,裴秀并不了解机械原理,他只是靠牙尖嘴取胜。有些人对裴秀的得理不让人颇有微词,一位作家批评裴秀:“你会说,老马会做的,各有所长。”
裴秀不仅会说话,还会站队。曹魏末年,司马昭执政后,往往立二儿子为接班人。大儿子司马炎很着急。他认为自己天生异相,“发委地,手过膝”,于是向裴秀请教:“先生,你认为你能从外表上看出人的贵贱吗?裴秀不明白他的目的,就说:“也许吧。司马炎把拖地长发和猿长臂秀给裴秀看,以示自己不是普通人。要知道双手过膝是贵人的标准配置,比如刘备就是这样的体征。裴秀一看,哎哟,好哦,贵极了!成为他的铁杆粉丝。
不久,司马昭就接班人向大臣们征求意见。裴秀说:“司马炎同学名声很高,是龙态凤姿。他是皇帝,皇帝的位置是他!”司马昭一听,说的也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司马炎成立西晋后,向裴秀投桃报李,任命他为尚书令和司空(相当于总理)。
官员们做得足够大,但裴秀最大的成就不在这里——官员只是副业,绘制地图是他的主要业务。裴秀担任司空时,除了负责朝廷政务外,还负责全国户籍、土地、田亩税和地图。由于他的职位,裴秀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地理和地图知识,从而开始了他的地图学家的兼职身份,这远远超过了他的官员身份。
当时朝廷使用的地图巨大,总是由几十条丝绸制成,不仅查阅不方便,而且不够准确。有人画了一幅《老世界大图》,用了80块丝绸。裴秀用了大约1块丝绸:180万的比例尺将这幅巨大的地图缩小到一英尺左右的地形方丈图,并清楚地标记了著名的山川、河流、湖泊、城市和村庄。
[img]274493[/img]
作为一名地图学家,裴秀在地图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最早的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区地图》就是他的作品。他还提出了“六体制图”,即绘制地图六项原则,这是世界地图史上划时代的创新措施,至今仍在使用。
鉴于裴秀在地图学方面的成就,人们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之父”,并将他与古希腊提出“地心理论”的伟大神托勒进行了比较。即使在现代,地图制图的最高荣誉奖仍然被命名为“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许多与他同名的名人都陷入了瞬息万变的官场。只有他凭借这个副业稳步站在历史的舞台上。
裴秀,西晋名臣,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就是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