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人听说君主病了,买牛献祭,祈祷神保佑君主早日康复;君主康复后,人们屠宰牛献祭,祝愿神灵。这件事是郎中阎遏和公孙衍外出时遇到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件不可避免的好事,也是一个邀请功勋和奖励的好机会。于是他们兴奋地赶回宫中道喜:“恭喜国王,你的功德已经超过了先贤尧和顺。”
[img]273539[/img]
突如其来的奉承让国王感到困惑,问他们从哪里开始。阎志和公孙燕回答说:“姚和顺的时候,我还没听说过人们为他们的健康祈祷。现在国王生病了,人们为你向上帝祈祷;当你生病时,人们会为你向上帝祝福。正是这让我们认为你的优点超过了姚和顺。”
秦国的君主,姓嬴,是秦昭王,试图用15座城市换取和氏璧。从历史记载来看,他在位56年,开明,求贤若渴,有远见,努力工作,政绩和战绩都很好,官风清明,在人民中口碑还是不错的。如果他是一个昏君和暴君,秦国的人就会像夏代子民诅咒夏杰一样,在哪里为他祈祷?
秦昭王听了臣子的报告后,想了想,派人去实地考察是谁宰杀了牲畜祭神的。阎遏和公孙衍见国君这么认真,以为要奖励那里的父母。谁知道,赵王询问情况后,不仅没有提到奖励,还要惩罚那里的村长和乡绅,并命令他们准备两件盔甲。
[img]273540[/img]
当时,秦国正处于战争中,前线士兵急需盔甲。这样做,有捐赠而不是惩罚的性质。阎遏和公孙衍看到了这一点,心里很奇怪:为你祈祷,但受到了惩罚,这不是好心没有回报吗?虽然我猜不出主人是什么意图,但看到主人看起来很严肃,也不敢多说。
在几个月后的一次宴会上,阎遏和公孙看到昭王喝酒,兴高采烈地向前征求意见:“几天前,臣下说国王的美德超过了尧舜。这不是我们故意奉承和取悦,而是人们真的爱你。但你发现后,不但不高兴,不领情,不奖励,反而要惩罚他们,其中的奥秘,为臣很不懂。秦昭王说:“你怎么会不知道真相呢?人们会为我所用,不是我爱他们,而是我有权力。假如我放弃了权力,接受了人民,王法就会失去权威。那样的话,一旦我不爱他们,他们就不会为我用了。我要以绝仁爱的方式惩罚他们,强化王法的威严。”
秦昭王的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君王和臣民谈论仁慈是非常危险的。人们爱国王而不遵守法律法规。国王也越过法律法规来回应他们。谁会关注国王的法律?如果法律不立,国家就会陷入混乱。
韩非子用这个故事和他想解释的想法,也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法家虽然也讲依法治国,但治国的方式和现代法治精神不一样。根本区别在于:君本还是民本,亲民还是御民?虽然有人像韩非子一样欣赏秦昭王厚法薄情的做法,但治国爱民的观念永远是封建专制的产物。
为什么人们为秦昭王祈福,却遭到秦昭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