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魏明帝曹睿生前为自己定庙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说到魏明帝曹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古代,老皇帝死后,新皇帝会在太庙为先皇立室献祭,并取一个特殊的名字,如太祖、太宗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庙号”。可以合理地说,庙号是先皇死后由新皇帝取的,但历史上有一个人很特别。他是魏明帝曹睿!曹睿活着的时候,他确定了庙号。怎么回事?

[img]272500[/img]

一、烈祖

曹魏景初元年(237年)5月,有关部门向皇帝演奏。“反正吴皇帝为魏太祖演奏武始舞;文皇帝应天受命,为魏高祖演奏咸熙舞;皇帝制作兴治,为魏烈祖演奏,为张斌演奏舞蹈。”也就是说,曹操的庙号是太祖,曹丕的庙号是高祖,曹睿的庙号是烈祖。曹睿直到239年才去世,所以可以看出他生前就有庙号。

与此同时,这封奏折还写道:“三祖庙永远不会被摧毁。其他四座寺庙,如周后吉、文武寺系统。”也就是说,曹操、曹丕、曹睿的三座寺庙不得被后来的皇帝摧毁。根据“七寺”的礼仪制度,后来的皇帝可以摧毁前皇帝的寺庙。然而,曹睿明确规定,他们祖父母和孙子孙女的寺庙“永远不会被摧毁”,也就是说,曹睿确定了他们祖父母和孙子孙女在曹魏皇帝中的地位。

二、讥讽

可以说,曹睿的行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皇帝的庙号都是后来皇帝给的。例如,曹操的庙号是曹丕追求的,曹丕的庙号也是曹睿登基后确定的。当时,曹睿是皇帝。也许没有人敢提出不同的意见,但后人对他不那么礼貌。

东晋历史学家孙盛批评道:“丈夫以表行,寺庙以存容,既不是那么着迷,也不是那么原始,以示永生。当年没有逆制祖先,但最后没有犹豫,自尊显露出来。过去,华乐以厚度为耻,周人以豫凶违礼,魏之群司,结果不正。”也就是说,这个号码和寺庙号码都是死后获得的,从来没有违背祖制,为了提前为自己选择。曹非常博学。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img]272501[/img]

三、苦衷

曹睿的老师是一位认真的学者。郑说,他不可能不知道寺庙里发生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事实上,原因并不复杂。曹睿有自己的困难!原因是曹睿没有儿子,作为王位的继承人!曹睿原本有三个儿子,但都死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收养了两个孩子,即曹查和曹芳。

曹睿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子,还是有顾虑的。在未来,曹芳担心自己一旦放手,曹芳就会追尊自己的亲生父母,甚至有可能改变王位的制度。于是,曹睿在生前就确定了自己死后的地位,同时也下了一个旨意,“敢为恶奉承时君,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称考为皇,称之为后,股肱大臣,无赦!曹睿还下令永久保存这一诏书,“其书的金策,藏之宗庙,在令典中。“历史证明曹睿的担忧不是多余的,明朝嘉靖皇帝就是一个例子。


魏明帝曹睿生前为自己定庙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魏明帝曹睿生前为自己定庙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谁是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将军?为什么他被羞辱?
  • 将军战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成全名节,“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与英雄。自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身享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