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绥初入宫时,懂得蛰伏,没有因为深受皇帝喜爱而骄傲;即使她被列为皇后和太后,她仍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在管理皇宫时表现出非凡的才华。
[img]272215[/img]
前任在位时,后宫崇尚奢侈,贡品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运来,仓库堆得像山一样。邓绥登上后位后不久,下令取消进贡珍玩耍的坏习惯。邓绥决定年贡只收纸墨,其他人不能入宫,因为郡国向皇后进贡是必经礼仪,不可能完全禁止。地方政府省下的财政支出可用于开发生产。邓绥对自己也很节俭,日常生活、饮食都很简单,早晚只有一肉一餐。当和帝提出为家人加官进爵时,她总是婉拒。当汉和帝在位时,他的大哥只是虎贲中郎将。
当皇后第三年和皇帝去世时,邓绥成了皇后,听政治的话。她自称“我”,有一种铁娘子的风格。当皇帝第一次去世时,宫殿的秩序非常混乱。有一次宫殿里丢了一盒珍珠,邓绥认为,如果严厉折磨,宫女们无法忍受痛苦,就会屈服,所以她聚集在一起,严厉地看着人们。藏珠的人有罪,承认,主动请罪。一个案子的真相被揭露了。
还有一次,一个叫吉成的人被起诉与皇帝生前的马夫有巫术罪,他自己承认了这一点。当邓绥查看案件时,他感到困惑:“吉成是皇帝生前最喜欢的人,皇帝对他很好。吉成平时从来没有抱怨过。巫术不人道?”她亲自审判了吉成。果然,吉成被马夫冤枉了。大臣们称赞邓太后的洞察力和智慧。
同时,邓绥也是反腐败专家。执政十几年,水患不断,各级官员粉饰太平,妄求政绩,隐灾报喜,隐忧生患。对此,她下了“军令”,让工资超过200石的高级官员不得不承担责任,让大臣们望而却步。
[img]272216[/img]
此外,邓绥还特别重视宫内教育。邓绥从小就饱读诗书,入宫后读书仍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即使成为太后,每天政务繁重,她也始终坚持抽出时间读经书。在她的指示下,宦官和臣子专心学习,回来后教宫里的人。从长远来看,宫殿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邓绥专门投资建立了一所学校,召集了40多名5岁以上的皇室和30多名邓氏后代到首都,聘请教师教授他们的经文,并亲自监督他们的学习。
在她执政的日子里,天下太平,宫中的冤案比以前少了很多,一切井然有序。公元121年,听政16年的邓绥临死前也做了一件好事:颁布诏书,赦免世界。
邓绥是如何说服历史上罕见的贤后百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