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受到无数人的羡慕,但也必须让许多恶棍觊觎,所以皇帝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一些学者统计,400多位皇帝,平均寿命,只有39岁,足以解释这一点,在古代,也有唯一的皇帝埋在太监墓里,结局前所未有,名字也很熟悉,这是汉代倒数第二位皇帝,汉少帝刘辨。
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来自《三国演义》中董卓行废立的故事。刘辨的一生只有14岁,但他到处都是危机。
[img]270670[/img]
刘辨出生于汉灵帝嘉平五年(176年)。他的父亲是汉灵帝刘红,他的母亲是宫女何氏。因此,刘辨是一个普通人。此时,汉朝逐渐衰落,不如将来好。根据长子继承的规则,刘辨不应该继承王位。然而,随着比刘辨大的王子去世,何氏凭借外戚的力量,作为太后,刘辨争夺王子地位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然而,汉灵帝仍然不确定。他更喜欢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刘协也得到了皇太后的支持。最后,在189年汉灵帝去世之前,他从未设定过王子。然而,刘辨凭借母亲和叔叔将军何进的关系坐上了王位。
这时,刘辨年少无知,懵懂无知。他不在乎王位。刘辨性格温柔,没有皇帝的威严。以至于他的父亲汉灵帝对此极度担忧,但刘辨和刘协的关系却很好。最后,刘辨继承了王位,年轻,让何太后在朝代称制,刘协被授予渤海王称号。
汉灵帝晚期,汉朝廷逐渐形成了刘辨背后何进等人组成的外戚集团,以及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阶层,以宦官为首的简硕,一直想把汉献帝改为皇帝,但消息曝光后,何进却杀了他,这让其他十常侍更加害怕。
[img]270671[/img]
最后,如果有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也知道,十常侍巴结于何太后,顺势取下何进入首级,趁乱逃出。年轻的汉少帝一路被宦官劫持,逃到荒野。幸运的是,汉朝官员闵贡率领骑兵赶上,夺回了刘辨、刘协等人,遇到了前来接车的董卓,一起回到了洛阳。
然而,手里拿着重兵的董卓,却有了歪心思。在他看来,和同族董太后一起抚养长大的刘协显然更善良、更有亲和力。同时,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公元189年,王位尚未理解的刘辨被迫仓促退位,与刘协禅宗,将卢植和袁绍从朝鲜除名,没有人敢反对。
废除的刘辨被封为洪农王,仍住在都城,受董卓监视。然而,刘辨的命运仍然非常悲惨。公元190年,各位诸侯对董卓进行了讨伐,这也让董卓害怕他们以迎接洪农王复位的名义对自己进行讨伐,于是他彻底杀死了刘辨,让李儒带着毒酒去刘辨的住处。这时,刘辨已经14岁了。和妻子唐姬悲歌:“天道易兮,我有多难!弃万乘兮退守蕃。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汝兮适幽玄!然后喝了毒酒去世了。
[img]270672[/img]
这时,汉献帝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作为傀儡,他不能举行豪华葬礼。他只能忍痛把它埋在中昌侍赵忠的坟墓里,被称为怀王。
刘辨的一生显然比汉献帝倒霉多了。至少后者有了好的结局,但他只能成为时代的受害者。历史上,没有皇帝比汉少帝更悲伤。他的命运永远无法改变,他忍不住叹息。
刘辨是谁?中国历史上唯一与太监共葬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