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说到韦俊
后世学者在编写《天国志》时,对韦俊发表了以下评论:
“无威福之过,无淫之失,天京之屠非其罪,武昌之胜有其功...珍惜推诚屈己,不得已于杨氏;重足侧目,能自安夫朝堂吗?皖江舟封,何故失去亲朋好友之欢?芜湖路断,忍易寇仇之旗!避祸也可以原谅,倒戈也可以原谅黄旗指处,干戈星散,叔侄仓慌,近人门户,到尸埋异乡,父老为辱,难道不难过吗?然而,作为洪守,罗泽南吐血而终;为了清战,陈玉成望垒叹了口气,他的行为也可以被鄙视,他的能力也可以被忽视?唉,真善守者也??”
[img]270450[/img]
魏军(1827-1884年),广西桂平人,北王魏昌辉十二弟,太平天国名将,后来被授予右军主将。他两次离开武昌,杀死了湘军创始人罗泽南,差点活捉清朝中兴名臣胡林翼。不幸的是,由于“天京事变”,魏军不能进入太平天国。洪秀全不仅怀疑、打击甚至想伤害他的生命,而且他的同事陈玉成和杨辅清也经常挑衅,甚至公开出兵打击,引起内部火灾。无奈之下,金田团营出身,革命意志极其坚定的魏军不得不叛变清军,向死对头胡林翼、杨载福投降。因此,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他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高级将领(右军将军)。不幸的是,他晚年不能回到金田,所以他不得不选择去芜湖度过余生,死在家乡。至于他为什么选择芜湖,孤独无助的魏军在这里得到了李秀成和李世贤兄弟的照顾,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这里有太多美好的回忆。
[img]270451[/img]
1851年1月,韦俊和哥哥韦昌辉率领2000人参加金田起义,算是太平天国的大股东,地位相当显赫。魏军参加太平军后,率兵马拼杀疆场,屡破强敌,成为“魏家军”的绝对中坚力量。1853年6月,胡以晃、赖汉英指挥4万大军西征,魏军、石祥真、曾天养、林启荣为先锋大将,一路攻破池州、安庆,兵锋直抵南昌。10月,太平军从南昌撤军,魏军率领一军夺得湖口、九江,作为军队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随后,魏军挥师西进,连克田家镇、半壁山、汉口、汉阳,并将武昌团团包围。1854年5月,魏军派陈玉成率500童子军城攻击武昌,夺得长江中游战略重镇。不幸的是,由于东线战争的紧急情况,杨秀清将魏军从武昌调回,而黄再兴和石凤魁则胆小如鼠。当湘军来袭时,他们立即放弃了城市,逃跑了。
1855年1月,翼王石达在湖口和九江击败湘军主力,魏军趁机从安徽反击湖北,第三次攻克武昌,然后亲自守卫。湘军统帅曾国藩听说武昌失守,立即让胡林翼、罗泽南率兵马奔赴湖北,与魏军决战,光复城市。当时魏军总部兵马1万余人,攻击武昌湘军、绿营军2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胡林翼是清朝著名的中兴大臣,罗泽南是湘军的创视人。有了这两头牛的指挥和战斗,清军充满了信心。但谁知道呢,胡林翼在汉阳作战时,被魏军大军逼近长江岸边,身边没有亲兵,若不是鲍超及时来援,胡林翼估计被活捉。至于罗泽南,得知曾国藩在樟树镇惨败后,为了赶时间回江西支援老朋友,他直接率3000精锐攻击武昌东门,亲自指挥战斗,被魏军杀死。
罗泽南死后,湘军害怕韦俊的勇敢,于是决定挖长壕,修建堡垒,切断城内守军的粮食供应线,困死韦俊大军。这时,翼王石达开再次指挥西征,4万精锐屯驻洪山,与守军遥相呼应,太平军士气大振,试图在这里全歼湘军。就在韦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时候,“天京事变”爆发了,石达开率翼殿士兵回京靖难,武昌再次告急。由于哥哥北王韦昌辉的滥杀,韦俊此时处境十分艰难,洪秀全不再信任他,还拒绝派兵增援武昌。此时,官文、胡林翼、杨载福等便修书劝他投降,让他认清形势,为朝廷效力才是出路。然而,魏军拒绝投降,并频频出城攻击湘军。官方文章说:“这个小偷没有遗憾,愿意拒绝。”。韦俊的坚持,其价值不言而喻。
魏军虽然能打,但洪秀全不再关注武昌,他不得不放弃城市,前往湖北、安徽,继续为天国效力。这时,洪秀全不但没有安慰韦俊,还下令处罚他,治愈他失去武昌的罪行,真是搞笑。然而,李秀成强烈反对,并向天王保证韦俊没有反心,洪秀全只能放弃,韦俊暂时逃脱了抢劫。也许是李秀成让他感到温暖,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做革命。不幸的是,陈玉成、杨辅清等人看到韦俊并不顺眼,尤其是杨辅清(杨秀清的弟弟)多次挑衅韦俊,甚至在军队中相遇。对此,洪秀全极力偏袒杨辅清,将挑起争端的罪名扣在韦俊头上。有趣的是,洪秀全知道韦俊和杨辅清有矛盾,还要让两个防区相互靠近,不冲突才怪。但韦俊对此表示可以容忍,当杨辅清在宁国被敌人攻击时,韦俊不顾前嫌,出兵解围。
或许是欺负韦俊上瘾了,杨辅清巩固宁国基地后,又来挑衅韦俊,在与州地区发生冲突。根据韦俊当时的实力,本部兵马4万多(部分新招收),要清理杨辅清并不容易。然而,为了避免冲突升级和再次内乱,魏军决定渡江投靠李秀成。此时,与杨辅清关系密切的陈玉成封锁长江,并派兵攻击韦俊大军,不让他渡江,挑起内斗。清军“江北大营”统帅胜保对此事有记载,“相互怨恨,在和州地界两相杀戮。"杨辅清屡屡无缘无故地挑衅,陈玉成公然偏袒这一行为,韦俊被逼到绝路。这个时候,除了投降清军,他没有别的出路。如果你想独自工作,没有石达开的力量,你的下属可能不愿意追随自己;如果你想回到山林,一个白丁,清廷可以派任何人逮捕他;如果你自杀了,双方都不会承认。为什么要受苦?
魏军来了,胡林翼和杨载福都很高兴。毕竟,这是一个将军,但曾国藩可能不是。他讨厌魏军杀了他的老朋友罗泽南。曾国藩过不了这道坎。没办法。为了消除疑虑,韦俊在安庆防御战开始时率领一军进攻枞阳,切断安庆东路供应线,捅了陈玉成一刀,这也是和州的耻辱。没有杉阳,安庆战局就更危险了。胡林翼评论道:“安庆要在杉阳,不要在杉阳,也就是兵城下一两年,贼可以自由假装,闲暇时可以打仗,闲暇时可以游到别的地方。我不能是任何人。对此,不知陈玉成作的感受。
然而,魏军总是得到回报,他深深意识到。1865年,世界大局已经确定。魏军决定在金田的家乡省下亲戚,并为他的兄弟魏昌辉建造祠堂。与此同时,他说他将为村民们建造桥梁和道路付出代价,但他被无情地拒绝了,并责骂他“反骨魏十二”。
魏军因为不能留在农村,不得不去安徽芜湖安度晚年。1884年,魏军去世,享年57岁。你觉得魏军的经历怎么样?
魏军晚年过得怎么样,唯一幸存的太平军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