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司马绍是晋朝最有良心的皇帝?他做了什么?

每当你提到司马绍,你总是会想到电视上的那个,所以你必须详细告诉你。

在后梁成立之前,晋朝是中国最不健康的王朝。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创始人,为篡夺曹魏的国家所做的许多卑鄙和凶猛的事情,经常让后人讨厌。事实上,司马懿父子的恶名不仅在南北朝广为流传,甚至在两晋之间,世界也常常把他们当成盗国大盗,对他们极为鄙视。不仅如此,就连晋明帝司马绍也为祖先的事迹深感羞耻,称帝国应该灭亡,是晋朝最有良心的皇帝。

司马绍是司马懿的玄孙、琅琊武王司马周的曾孙、琅琊恭王司马圣的孙子、东晋元帝司马瑞的长子、宫人荀的生母。他从小就以聪明著称,深受父亲的喜爱。司马瑞守卫江东时,刻意锻炼儿子的才华。司马绍14岁时,任命他为东中郎将军,负责守卫广陵。司马绍的表现也值得称赞,这让他的父亲非常高兴。

[img]269999[/img]

太兴元年(318年)三月,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并将司马绍列为王子。当时的名臣,从宰相(司徒)王导、中领军于亮到散骑常侍温乔、中书侍郎桓彝、太子中妃阮放等,都受到司马绍的高度重视,成为了好老师和好朋友。不仅如此,司马绍还擅长练武术,善抚士兵,军心十足。当时,江东人才济济,无论远近都归于司马绍,把他视为帝国未来的希望。

永昌元年(322年)闰十一月,晋元帝无法忍受权臣王敦(王导的表弟,官至丞相、将军)的欺凌,在愤怒和忧虑中去世,王子司马绍立即登基为帝。晋明帝上台之初,外有羯族创建的赵窥伺江南,内有权臣王敦的专权,形势之差真是危若累卵。幸运的是,晋明帝是一位努力工作、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君主。他经常把王导、文桥等人召到宫中,与他们讨论治乱兴衰的话题,希望找到中兴晋朝的“处方”,消除内忧外患。

有一天,晋明帝问温桥为什么司马家得天下。因为充满了黑暗和丑陋的因素,温桥犹豫了很久,但拒绝积极回答。王导见此,便为他打圆场道:“文桥年轻时不熟悉这段往事,请允许微臣向陛下解释。“王导本着“为尊者忌讳”的态度,应该尽最大努力美化和粉饰司马懿父子的事迹,但这位绅士太诚实了,一口气把他们肮脏的过去说清楚。

[img]270000[/img]

原来,早在魏帝曹芳继位之初,司马懿就已经滋生了不臣之心,而当高平陵的变化(249年)取代将军曹爽执政时,就变得无法控制。为了篡夺曹魏的国家,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父子在积极培育党羽的同时,也坚持“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态度,肆意杀害拒绝依附于自己的朝臣、王室和名人,经常杀害他们。他们所做的是令人发指的。

不仅如此,司马懿在执政时肆意侮辱魏帝曹芳,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而且他的两个儿子更糟。其中,司马师在执政期间公开废墟曹芳,司马昭在执政期间敢于杀害曹尚皇帝,开人臣杀君。在君权至高无上的时代,废墟、杀害皇帝是十恶不赦的罪行,即使人臣成功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会受到后人的批评。从司马懿父子对皇帝的态度来看,怎么能不引起无尽的骂名呢?

如果王导遇到一个邪恶、残忍、渴望保护短暂的皇帝,他说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杀人的结局,但幸运的是,晋明皇帝是一个非常有良心的皇帝。他不仅没有生气或惩罚王导,而且为他讲述过去感到羞愧。据正史记载,明帝听了司马懿父子篡夺魏建晋的往事后,先是目瞪口呆,然后羞愧地捂着脸哭了起来,连连哀叹道:“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晋朝的世界怎么会长久?”

王导和温桥见明帝,皇帝问温前世为什么得天下,温未答。王说:“温桥年少未知,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初,杀夷名族,宠树同己,文王之末杀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着床说:“若如公言,佐安得长!见《世说新语·尤悔》(注:宣王为司马懿,文王为司马昭,均为晋武帝司马炎在魏代晋王时为他们加上的死后头衔)。

[img]270001[/img]

正祖上德有愧,作恶多端。为了洗刷恶名,明帝在位时,为了改变全世界人民对司马家族的坏印象,他们努力工作,笼络士民。明帝在位期间,在王导等人的帮助下,王敦集团终于成功铲除,大力加强北方防务,给国家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因此被后人称为明君。不幸的是,晋明帝在位仅三年后就去世了,终年才26岁,时在太宁三年(325年)闰八月。


为什么司马绍是晋朝最有良心的皇帝?他做了什么?为什么司马绍是晋朝最有良心的皇帝?他做了什么?

,,,,,,,

  • 发生王敦之乱的起因是什么?王敦之乱有何影响
  • 王敦之乱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次暴动,当时王敦是从琅琊王氏走出来的权臣,他以诛杀刘隗的名义开始向建康地区发动战争,并且...

  • 王国宝简介 晋朝中书令王坦第三子王国宝的生命
  • 王国宝(?-三九七年),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中书令王坦之的第三个儿子,太保谢安之婿了。司马道子与会稽王相善,...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