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为什么一心一意动别人的牌?这要从嘉靖继位开始。明武宗朱厚照30岁时,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后来,虽然他获救了,但他在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死了。
然而,虽然朱厚照已经30岁了,但他没有孩子。他整天忙着胡说八道。他忘记了生儿子这么重要的事情。也许他觉得自己还年轻,玩了几年再生,但这并不令人满意。按照惯例,既然朱厚照没有儿子,他就得找他的兄弟继位。然而,令人疯狂的是,朱厚照是一个没有兄弟的独生子。
[img]269941[/img]
朱厚照的父亲朱佑框是一朵奇葩,是一夫一妻制的坚定支持者,而且身体力行,结果只留下朱厚照一个独苗。
所以朱厚照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国家不可能一天没有君主,只能从朱厚照的表弟中选择,所以选择,选择嘉靖皇帝朱厚荣。
毕竟,他是个局外人。朱厚荣进入皇城后做了很多动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名字。当你成为皇帝时,你的生父和生母自然需要一个名字。嘉靖也做了很多工作,一开始大家都认为应该定义为“皇伯考”。然而,嘉靖并不这么认为。三年来,他受了很多伤。最后,嘉靖羽翼丰满,为父亲获得了兴献皇帝的称号,结束了闹剧。
嘉靖四年来,嘉靖在皇城修建了一座贵庙(即父庙、考庙),并亲自命名为世庙祭祀父亲。但嘉靖又要龙望蜀,下一步就是把他的皇考兴献王的牌位抬进太庙。
什么是太庙?简而言之,它是供奉历代祖先的地方。说白了,就是看猪头却吃不下的地方。
[img]269942[/img]
周礼太庙正殿只供奉七位皇帝,但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将“七庙”改为“九庙”。
为了把生父带进太庙,嘉靖九年后,嘉靖开始独尊太祖。这时,太庙里只有八位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和武宗。即使把国王送进太庙,它也有足够的位置。嘉靖将朱迪的寺庙名称从“明太宗”提升为“明成祖”。只有一个目的是让他的父亲把国王称为太庙。
嘉靖17年,嘉靖直接将朱迪的“太宗”庙号改为“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纯仁至孝文皇帝”。从那以后,明成祖在太庙里的地位就像岩石一样坚固。然后,他尊敬他的父亲,把皇帝献给“瑞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敬敬文献皇帝”,即明瑞宗,并奉瑞宗太庙。
此时的太庙,以太祖朱元璋为始祖,共有九庙。
[img]269943[/img]
让爸爸吃猪头后,嘉靖百年后为自己打了小九九。按照太庙制度,每个寺庙都是一帝一后。他提前把妻子孝烈皇后的牌位放在寺庙里,相当于为嘉靖皇帝占据了一个太庙的位置。太庙已经满了,自然需要一个皇帝的牌位。这时,嘉靖皇帝还活着,大臣们不敢献给皇帝,只会按顺序。
继位后,穆宗朱载龙(隆庆)认为父亲所做的事情很荒谬,将献皇帝瑞宗的牌位移出太庙,重新放回世庙祭祀。
为什么嘉靖差点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庙?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