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的故事,
董其昌,字玄宰,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府华亭县(今属上海)人,明代著名书画家,出生于嘉靖34年(公元1555年)
万历十七年(1589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京礼部尚书等官职。
董其昌在壮年时期痴迷于书画,创作了《西湖八景》、《丰泾访古图》、《浮岚暖翠图》、与元代书画家赵孟复同名的《神楼图》等作品。
崇祯九年(1636年)秋去世,时年82岁,朝廷授予“文敏”称号。
董其昌晚年极度奢侈,痴迷女性,传出许多恶心的变态丑闻。
据《民抄董事实》记载,华亭县乡绅陆绍芳的仆人有一个女儿,名叫绿英,长得和普通人不一样,董其昌一直垂涎三尺。
有一天,董其昌催促二儿子董祖常趁夜色强行闯入陆家,劫掠绿英。
陆绍芳非常生气,打算向政府报案,乡绅何三畏、吴玄水出面劝说,陆绍芳勉强同意不再追究。
然而,好人生气了,他们把丑闻编成浪漫小说《黑白传记》,其中“黑秀才”暗示黑皮肤的陆绍芳,“白公子”暗示白色的董父子。
董其昌号“思白”,其次子董祖常因凶猛霸道,人送外号“小白”。
小说写得很精彩,很搞笑。说书艺人钱二再创作后,更加幽默幽默,董父子丑闻传遍上海滩。
得知消息后,董其昌恼羞成怒,于是开始寻找小说的原创作者,最终认定为书生范昌。
董其昌三番两次去范昌家吵闹,范昌不承认,还到城隍庙发誓,偏偏几天后,范昌竟暴病死亡。
[img]269840[/img]
范昌的母亲认为董其昌逼死了儿子,于是带着儿媳龚、孙媳董、女仆到董家吵闹。
董祖常脾气暴躁。当她听到范老太太的批评时,她把老太太和其他女人关起来,命令人们把这些女人捡起来,用木棍打下半身。
范昌的儿子范启宋“广招同类,诉之公庭”,他的诉状说董家的父子有“剥皮”[kūn裤]捣阴这种令人震惊、令人发指的行为,而政府官员继续“案悬不断”。
董家人疯狂的行为引起了县民的强烈不满。他们想起董的父子常年在鱼村欺负男女,充满激情。最后,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引发了成千上万人的民变。
三月初九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松江府县学术生联名上书,要求政府严惩董氏父子。
然而,松江府官员害怕董家的权力,却连续几天无人看管。董家继续“封钉民房,捉锁男人,无日无之。”
人们骂董其昌是“兽宦”,儿子是“枭恶”。民谣说“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还有传言说董其昌“好房中术”,开妓院赚钱,踢孕妇等。湖广、川陕等外商和妓女也参与其中,愤怒地谴责董其昌的父子。
3月15日晚,许多人自发地聚集在董家门口。董其昌不仅没有站出来平息局势,还雇佣了流氓恶棍作为打手。
此时此刻,有消息称,范昌的母亲已经去世,这无疑成为民变的导火索。愤怒的人纵火焚烧董其昌及其两个儿子的房子。
董其昌的长子董祖和他很善良。他的房子没有被烧毁,董家的其他100多个房子都被烧毁了。在流氓恶棍的护送下,董其昌的家人逃到了其他地方。
董其昌在白龙潭东北建造了藏书的“护珠阁”,经常带着姬妾爬到这里俯瞰,此时,“护珠阁”也被烧毁了。
政府衙门、寺院楼阁,任何有董其昌题写的匾额,都被愤怒的人“毁灭”。
董其昌向浙江学使王以宁指控“刁民闹事”,王以宁大为愤怒,命令司理吴之甲严查。
吴之甲刚直不阿,拒绝追究闹事者的责任,很快以生病为由辞去了官职。
掌教胡舟多次违反上级命令,不忍心让众多生员参与其中,于是也挂冠离去,可惜两位正直的官员为了保护生员,失去了官职。
最后,苏州、常州、镇江三府官员联合审讯,将几个带头纵火的人斩首示众,部分生员受到杖责、革命名的惩罚。
董其昌的儿子因“剥皮捣阴”而被拐杖责备20人。大约半年后,“民抄董宦”事件得以平息。
有人嘲讽董其昌:“思白书画,可行双绝,而作恶如此,异特玷风雅!”
当然也有人为董其昌隐瞒,说他对名德感到厌倦——“而且以莫须有事,种惹事,人以为名德感到厌倦。”
董其昌的画价值连城。他在历史上的性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