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解忧公主。
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的一天,汉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汉宣帝刘询要亲自出城迎接一位重要人物。
在古代,皇帝亲自出城迎接他,这是一种极大的礼遇。获得这一荣誉的人要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么是董卓、曹操等将皇帝视为傀儡的英雄。得知这一消息后,人们猜测这个重要人物的身份将由皇帝亲自迎接。当时,没有军队,也没有人敢把汉宣帝当作傀儡。这一异常事件让人们感到困惑。
[img]268801[/img]
但在战歌中,他们仍然很早就感到困惑,当真相被揭露时,他们会更加困惑。当这个重要人物的架子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他们立刻惊呆了。在架子停下来之前,汉宣帝刘查立即迎接了它。从架子上下来的是一位穿着汉代服装的老妇人和三个穿着异国服装的年轻人。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老妇人得到了汉宣帝刘询的礼遇呢?我们必须从汉武帝时期开始。
汉元封六年(公园前105年),汉武帝决定与西域强国乌孙和亲,以实现对匈奴的远近攻击战略。至于和亲的候选人,汉武帝决定派自杀的江都王刘健的女儿刘细君去。然后汉武帝把刘细君封为公主,嫁给了乌孙王。然而,细君公主既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也不接受当地的习俗。到达乌孙五年后,他抑郁了。
细君公主去世后,乌孙王写信给汉武帝,希望继续与汉朝和睦相处。这一次,汉武帝选择让罪藩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解忧公主真的很有名。汉武帝最担心的匈奴,汉武帝最担心的“打击匈奴,控制西域”的战略理念,在她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忧。
解忧公主到达乌孙后,很快就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乌孙王更喜欢与他同时结婚的匈奴公主。虽然乌孙国是西域强国,但与更强大的汉朝和匈奴相比,它显得非常弱小。乌孙王在与汉代公主结婚的同时,也与匈奴公主结婚,目的是两不得罪,左右逢源。然而,很明显,乌孙王更倾向于匈奴。它不仅更喜欢匈奴公主,还把匈奴公主定为左夫人,地位高于右夫人解忧公主。在这种情况下,谁更受宠,就意味着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汉匈战争中,谁能赢得乌孙的支持。但任凭解忧公主用尽全力也改变不了他倾向匈奴的想法。
无奈的解忧公主只能选择等待。幸运的是,乌孙王年纪大了,没有让解忧公主等太久。五年后,乌孙王去世了。解忧公主按照当地习俗嫁给了他的继任者,绰号“胖王”的翁失败了。
肥王继位后,解忧公主抓住机会终于赢得了他的青睐,并成功地说服他与汉朝结盟。此后,在解忧公主的努力下,汉代的名声通过乌孙传播到西部国家。然而,解忧公主的举动遭到匈奴人的憎恨,因此他们派使者威胁肥王。如果他们不把解忧公主交给他们,他们将派兵攻打乌孙。
为应对匈奴的威胁,解忧公主上书奏明原委,希望汉朝能派兵支援。但此时汉昭帝病重,汉朝大臣们正在为立谁为帝争论不休,无暇顾及解忧公主的请求。解忧公主左等右等还是看不到汉军前来,她知道暂时只能靠自己。接下来,在她的陪嫁侍女(也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女人)的帮助下,她帮助肥王备战,得到了其他西域国家的支持。最后,乌孙成功地阻止了匈奴军队的入侵。
[img]268802[/img]
后来,汉宣帝继位后,汉朝的局势趋于稳定。解忧公主抓住机会再次向汉代出书,希望汉代和乌孙共同出兵攻打匈奴。这一次,汉宣帝没有让她等太久。汉宣帝接到解忧公主的书后,立即作出决定,派出15万军兵三路攻打匈奴。
这时,匈奴早已被汉军吓坏了,得知汉朝出兵的消息后匆匆向北逃跑。乌孙肥王和解忧公主在匈奴逃跑的路上,早已派出大军等待劳动,结果匈奴惨败。匈奴大败后,解忧公主在整个西域的威望空前高涨。利用这种大好的局面,解忧公主再次派出她的陪嫁侍女出使西域诸国。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西域所有国家都愿意臣服汉朝或与汉朝结盟。甚至有一个西域小国莎车为了与汉朝攀上关系,竟然迎立了解忧公主的次子为国王。
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60年,汉宣帝刘询正在设立西域都护府。到目前为止,汉武帝提出的“打击匈奴,控制西域”的战略理念终于实现了。
肥王病逝后,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成了新的乌孙国王。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两年后,元贵死于疾病。元贵死后,乌孙争夺王位的斗争白热化。虽然汉西域都护府派兵帮助解忧公主,但仍未能阻止乌孙的分裂。此时,解忧公主已经是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对乌孙的现状无能为力。
解忧公主又写了一本关于汉代的书,希望能回到汉代养老。经汉宣帝同意,解忧公主带着三个孙子踏上了回家乡的漫长道路。
唯一一个回到汉代养老的和亲公主揭示了解忧公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