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熟悉明宣宗吗?接下来,我将为您带来相关文章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仁宗皇帝朱高炽的儿子,成为朱棣皇帝的孙子。朱瞻基在位十年,创造了仁宣之治,被史书称为明朝皇帝一代。1435年1月31日,朱瞻基因因病死亡,传给年仅八岁的儿子朱祁镇。朱祁镇是后来的明英宗。
[img]267862[/img]
明英宗朱祁镇8岁成为皇帝,实权掌握在张太后手中。张太后领导的摄政团领导大明政坛7年,直到太后去世。为什么明宣宗朱瞻不选择一年长的兄弟侄子当皇帝?原因是皇室中的长子继承制,正常情况下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皇位。长子继承制从周朝开始,持续了几千年,经历了几十个朝代,是经得起考验的最佳继承方式。长子继承制能有效避免皇族内乱,进而保证江山稳定。
兄弟和兄弟在商朝很受欢迎,以确保王位一直掌握在老年人手中,这将导致兄弟争夺王位。乱世时,传位选择立贤不立法,以确保王朝能够生存。如果皇帝没有儿子,那么皇帝可以选择一个侄子作为他的儿子,通常不会把王位传给他的兄弟。明朝承平日久,虽然外战不断,但内战稳定,所以朱瞻基选择把皇位传给自己的长子,而不是从皇室中选择贤者、能者。
[img]267863[/img]
张太后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她维护长子继承制。她的存在不仅成功地成为了丈夫朱高炽和儿子朱瞻基的明君,也成功地成为了孙子朱祁镇的皇帝。仁宗皇帝朱高炽当了一年皇帝就死了。在位期间,张皇后主持军政大事;宣宗皇帝朱瞻基的侍母很孝顺,所以很多军政仍然由张太后主持。朱瞻基当了十年皇帝,孙子朱祁镇当了皇帝,所以军政由张太皇太后主持。有了张太皇太后的存在,朱姓的王爷除非朱瞻基没有儿子,否则不能当皇帝。
为什么其他朱姓王爷在明宣宗死后不能继承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