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是谁?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
冉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冉闵的父亲,原名冉良,魏军内黄(今河南)人。后来,赵明帝石勒俘虏了冉良。当时冉闵十二岁,石勒命侄子石虎收他养子,改名为石瞻。冉良勇敢多力,战功累累,历任左射将军,封西华侯。
冉闵年轻时果断敏锐,石虎非常宠爱他。冉闵成年后,身高8英尺,勇敢善战,勇敢重用。咸康四年(赵建武四年后,338年后),石虎在昌黎战役中大败。之后,赵所有的军队都弃甲逃跑了。只有冉闵领导的一支军队没有受到创伤,所以冉闵很有名。
咸康五年(赵建武五年后,339年)8月,当时东晋征西将军于亮守卫武昌,派人守卫诸城。石虎派出5万大军征服荆州,冉闵作为一名将军参加,2万骑兵进攻诸城。这场战争以东晋失败告终。冉闵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色,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威望。胡汉各族宿将都怕他。
[img]266494[/img]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冉闵本人早年是石虎的养孙,他自己对石家的江山和胡人,至少表面上没有仇恨。虽然东晋是汉族正朔,但冉闵不能说他是汉奸,也不能用民族主义兴起后的道德观来要求南北朝的人。从这些事件中也说明冉闵确实有很好的军事能力,但他的一生明显不够十哲,不如七十二将(或六十四将)。
二、石遵被拘留
永和五年(后赵太宁元年,349年),石虎去世,王子石世即位。石虎第九子石遵废石世在位33天,自立为帝。
石遵承诺事成后立冉闵为王子。当然,事成后他马上就忘了。冉闵很失望。他认为自己在成功高中的时候,就试图掌握政府,石遵避之不及。今年11月(349年),石遵召石鉴(石虎第三子)进宫,讨论如何杀冉闵。石鉴出宫后,派人向冉闵汇报。冉闵立即起事,派人捕捉并杀死石遵。
死后,石虎第三子石鉴即位,任命冉闵为将军,封武德王。当月(349年11月),石鉴派李松、张才、石苞等人在深夜试图杀死冉闵,但未能成功,宫中一片混乱。恐怕冉闵叛乱了,假装不知道,连夜杀死了李松、张才和石苞(刚才的三个)。
这时,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在外面,聚集军队传唤和谴责冉闵。石鉴任石坤为大都督,派步骑兵讨伐7万分。石成、石启、石辉计划杀冉闵,但被冉闵杀。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李农和冉闵并称,冉闵和李农也被杀。本文以冉闵为重点,省略了。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事先的承诺不会兑现。石遵承诺立冉闵为王子,一转身就忘了。这一时期冉闵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他已经可以和国君分庭抗礼了。而且他多次计划杀冉闵都没有成功。一方面是冉闵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之前积累的威望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背后一定有军队支持他。
[img]266495[/img]
三、屠胡灭石
一次兵变后,屠胡灭石发生。当时有人聚集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试图杀死冉闵,未能获胜,被冉闵反杀。冉闵下令通知宫廷内外,胡夷凡敢于使用武器的人全部被杀。胡人有的攻破城门,有的越墙而出,逃亡者数不胜数。冉闵在城里发令说:“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让他离开。“命城门不再戒严。于是百里之内的赵人都进城了,离城而去的胡羯也被城门堵住了。冉闵明白胡人不愿意为自己使用,并下令通知内外赵人,将胡人斩首送到凤阳门。所有文官进入三等职位,武功任牙门。一天之内,数万胡人被杀。冉闵亲自带领赵人杀死胡羯,无论男女少长都杀头,死者达20多万,尸体在城外,被野犬豺狼吃掉。居住在四面八方的胡人,当地军队按照冉闵的命令杀死了他们。当时,近一半长得高鼻多须的人死于滥杀。屠胡令指的是这件事,原文没有流传,现在看到屠胡令是以名义伪造的。
永和六年(赵青龙第一年,350年)第一个月,冉闵想彻底消除石家族。他以预言中的“继赵李”字为借口,改国号为卫,改姓李,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青龙。后来冉闵废除了石鉴,杀死了石虎孙38人。后来,赵石家族灭亡了。
我们可以看到冉闵的武力水平很高。经过这么多的兵变,他可以反杀,甚至最终夺取后赵政权。它的国内战争年复一年,政局不稳定,内斗不止,对国力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最后,冉魏的死亡也可能与之有关。
四、建立冉魏,大败回归
[img]266496[/img]
同年(350年),冉闵杀石鉴后称帝,大赦天下,改年永兴,国名大魏,历史称冉魏,恢复冉姓。
石听说石鉴已死,便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称帝。四月,石灵派兵10万人攻打邺城。冉闵在邯郸大败,死者数以万计。冉闵有30多万军卒,旗帜钟鼓绵延100多里,即使在石氏鼎盛时期也没有这样的威势。冉闵从苍亭回到叶宫,行饮至礼,整顿批准九流,以授予职务为依据。儒家后代大多获得了显赫的官职,与魏晋时期相比,中国一度和平与顺利。
11月,冉闵带领10万步骑到襄国攻打石灵,任其子冉胤为大单于、大将军,将1000名归降的胡人分配给他。冉闵阅读后大怒,杀死了魏闵。永和七年(冉魏永兴二年,351年)二月,冉闵攻打襄国100多天,挖地道,筑土山。除帝号外,石自称赵王,派使者求助。共有三方援军,共有10多万劲卒。
冉闵输了,大败而回。自石虎末年以来,冉闵已经清理了仓库积累和分发,以建立良好的道德。这时,经过多年的战斗,中原一片混乱。有一段时间,人尽物尽,小偷蜂拥而起,司冀饥荒严重。
五、杀刘显
石派刘显带领7万士众攻打邺城。当时冉闵潜回邺城,没人知道,内外议论纷纷,都以为冉闵已死。冉闵亲出郊祭,以稳定众心,平息谣言。这时,冉闵打算召卫将军王泰商量军事。王泰怨恨冉闵不听从自己的计划,拒绝患疮。冉闵亲自探望,王泰坚持声称病情严重。冉闵怒不可遏,返回宫中。然后带领全部兵马作战,孤注一掷,最终击败刘显,斩首3万多级。刘显秘密派使者投降,要求杀石作为报效,冉闵整顿师旅回来。恰逢有人禀报王泰招秦人,将逃往关中,冉闵大怒,杀王泰,杀他三族。刘显把石灵的首级送到了叶城。
(351年)7月,刘显率兵攻打邺城,为冉闵所败,返乡后称帝。8月,冉闵手下多名将领率领众携城归顺东晋。
永和八年(冉魏永兴三年,352年),刘显率众攻打常山。冉敏留下王子冉智守卫叶城,亲自带领8000名骑兵救出常山。刘显部将向冉敏投降,冉敏将再次击败刘显,追逐逃兵直至襄国。刘显的将军开门献城,刘显被杀。
[img]266497[/img]
六、亡国被杀
同年4月(352年),慕容易攻下幽,蓟二州,兵锋已到达冀州。冉闵率兵抵抗抵抗,初期连战连胜。最后,他输了,被俘了,很快就被杀了。他死后的头衔是武悼天王。
这些事情说起来很长,其实只有338年到352年,总共15年。冉魏建国350年,亡国352年,总共只有3年。纵观冉闵的一生,从乱世开始,终于是乱世,可以说是一个枭雄。少年坎坷,后来逐渐表现出良好的军事才能,在军队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他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兵变,他总能化险为夷,背后一定有一支精锐的军队支持他。他自己应该没有胡汉之间的民族对立,他的屠胡令也不是民族仇恨,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更有意义。他的历史地位就像他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地位一样,影响力太低,没有进入历史教科书。
冉闵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