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但世界上没有不朽的国家。与许多朝代的君主相比,唐昭宗并不是一个无能的君主。即位后,皇帝多次试图整顿军政,但一切都适得其反。支离破碎的唐朝早已无法控制各个藩镇,朝廷陷入了无休止的斗争。唐昭宗的所作所为,最多只能让唐朝再活几年。
[img]264110[/img]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熙宗在藩镇的包围下回到长安,不久因病去世。当他病危时,大臣们计划拥有立吉王李宝继承王位,因为他的儿子太年轻了,但当权宦官杨复恭等人的候选人是寿王李杰。寿王和喜宗是同一位母亲,在皇帝几次出奔时都跟着左右,深得信赖。文德元年(888)三月,西宗去世,遗诏命令皇太弟寿王继位,改名为李烨。他是后来的唐昭宗(867~904)。
唐昭宗即位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宦官当政。控制政府的宦官集团拥有巨大的力量。他们的领导人是杨复恭,一位大宦官,他强烈讨论并建立了生日之王。昭宗没有像他哥哥西宗那样依赖宦官。他登基后不久,他向首相解释说,他不会让宦官掌握政府。
[img]264111[/img]
昭宗开始笼络杨复恭的干儿子杨守立,以一举消灭当代宦官。杨守立原本是胡人,后来成为禁军将领。为了赢得禁军,昭宗把他收为义子,给他起名李顺节,任命他带领皇宫守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升为天武都头,给镇海节使“俄加同平章事”。春风骄傲的李顺节感谢昭宗的戴德,并向皇帝报告了杨复恭的所有违法行为。赵宗掌握证据,在大臣和军队的支持下,立即强迫杨复恭退休。愤怒之下,杨复恭杀死了前来宣读圣旨的使者,带着其他几个干儿子逃离长安,与在外工作的干儿子“以取李顺节的名义”,举兵抵抗朝廷,很快被藩镇攻杀。消灭杨复恭后,目光短浅的昭宗设计杀死李顺节,因为他对李顺节的“傲慢”不满,导致禁军和皇帝离心离德。
[img]264112[/img]
经过一系列的政变和战争灾难,昭宗终于落入军阀朱温手中。朱温派大军到安,“请”昭宗迁都洛阳。临行前,朱温杀光了所有宦官,胁迫长安人“随行”,趁机洗劫长安城。昭宗到达洛阳后,一举一动都在朱温的密切监视下。不愿做傀儡的昭宗开始密谋召集各藩镇的“勤王”,这让朱文非常不安,于是指使部将杀死昭宗,将昭宗13岁的儿子李珍(原名李佐,即位后改名)为唐哀帝。哀帝只是朱温人玩耍的傀儡,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至今名存实亡。
唐昭宗是如何让唐代的江山相让的?成为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