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听听他的一些故事。
每年的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日子里,一大批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表达了自己的篇章。其中,女医护人员很多。让我们向所有女医护人员致以节日问候。
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这个职业从来都不是男性的专利。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西汉时期就有一位女医生。她叫安排。
[img]262748[/img]
义安是西汉时期的河东人(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与夏县交界处)。义安从小就很聪明,她的兴趣不同于其他孩子。她特别喜欢学习医学技能,对草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十几岁时,她上山采集草药,捣碎后给村民们治疗创伤。
当时,一些郎中(医生)会去村里看医生。如果她来到义安所在的村子,她会跟着郎中,仔细看看他是怎么看医生的,怎么看,怎么听,怎么问。当义安遇到与医疗技能相关的问题时,她会谦虚地向郎中求教,
就这样,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义安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医学知识,医术也越来越高明,连外村的村民都来找她看病。
有一天,外村有一个腹胀患者。看了很多医生,他没有治愈。相反,他的胃越来越大,肿得像一个充满气体的球。他的家人不得不把他带到志愿者那里接受治疗。志愿者详细了解了病人的情况后,心里有了一个光谱。她拿出几根针,在病人的下腹部和大腿上扎了几次。然后,志安用一袋自制的药粉撒在病人的肚脐上,给病人煮汤。
[img]262749[/img]
三天后,奇迹出现了——病人的腹胀开始消退,呼吸变得均匀。病人很快就康复了。
名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
当时,西汉皇帝是汉武帝。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年老体弱,经常生病,这使得皇家医生束手无策。汉武帝听到义安的名声后,派人暗访她。暗访的结果是:义安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精通外科针灸。她看医生时用的药只是山上的一些植物和藤叶,但疗效很好。汉武帝很高兴召集义安进宫,并将其命名为女侍医,以治疗皇太后。
在义安的精心调理和治疗下,王太后的身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次,王太后和义安聊天,问她:“你有儿子和兄弟吗?”
王太后的意思是让她的家人当官,感谢她。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义人却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只有一个弟弟,但他的行为不端,不是当官的材料。”
王太后钦佩义安的诚实和无私,但在扮演汉武帝后,他将义安的弟弟义纵封为中郎,并补充为上党郡令。
[img]262750[/img]
司马迁所在的《史记》记载了义纵的事迹。
《史记·卷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记载:“治敢行,少蕴借,县无事,举第一。迁为长陵和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他以案逮捕太后的孙子为君子仲,上以为能,迁为河内都尉。至此族灭其豪悍氏属,河内道不捡遗。而张次公也是郎,以勇敢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这就是说义纵当官后,依法办事,不避权贵。但由于治政过于严酷,娴于杀戮,一次杀了400多人,因此被司马迁列为“酷吏”。
义安医术高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第一位女医生”。在中国古代,有四位著名的女医生,即西汉义安、晋代鲍姑、宋代张小娘、明代谈云贤。义安排排名第一。
义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第一位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