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夷简的故事,
吕夷简是北宋仁宗朝的名相,十三年来一直深受仁宗赵真的依赖。吕夷简晚年患有风眩病,仁宗甚至剪下胡子治疗吕夷简。祝吕夷简早日康复。吕夷简庆历三年(1043年)去世后,仁宗称赞他“忧国忘身”,高度评价吕夷简。
但仁宗在1033年亲政后,曾将这位“忧国忘身”的吕宰相外放,这又是为什么呢?
[img]260984[/img]
仁宗的父亲真宗在1022年去世时,仁宗赵真即位。由于仁宗当时只有13岁,刘娥太后垂幕听政。此时,吕夷简就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但是刘太后更爱栈,仁宗年纪大了,还不想还政于仁宗。直到1033年刘太后病逝,20岁以上的仁宗才开始亲政。
被刘太后压制多年的仁宗亲政后,自然要亲政新气象,敲打刘太后的老臣,除了旧布新,调离和上调。任务交给了当时的首相吕夷简,仁宗命令他起草一份新的官员任免名单。
因此,刘太后主政期间重用的一些心腹大臣被调任岗位,调离朝廷,外出任职。
刘娥太后入宫成为真正的妃子后,她的前夫银匠龚美变成了刘娥的哥哥,叫刘美。
朝臣钱唯演为了巴结刘娥,把妹妹嫁给了刘梅,因此成为了刘娥的婚姻,历任工部尚书、兵部尚书、枢密使、同平章事判许州等职。
仁宗亲政后,钱唯演被派往洛阳担任西京留守。
当真宗即位前为襄王时,由于父亲太宗赵光义反对他与刘娥的交往,他将刘娥藏在指挥使张芪家中。
刘娥垂幕后,张芪担任枢密使、侍中等职,并封邓国公。
刘娥病逝后,张芪被判许州。
而刘太后主政时期的参知政事陈尧佐、晏殊、枢密副使夏松、右训医生范雍、官部侍郎赵祯等人纷纷被释放。
令吕夷惊讶的是,在按照仁宗的意图精心安置了这些刘后的老臣之后,他被仁宗罢相,被放到禅州担任地方官。
吕夷简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名相吕蒙正的侄子。他才知卓优,吕蒙正曾向真宗称吕夷简为良相之才。
真宗朝,吕夷简升任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1022年,年轻的仁宗即位,刘太后临朝垂幕,吕夷简升任相位辅政。
吕夷简在刘太后主政期间,遇事抓大放小。在小事上,他向刘太后屈服,但在原则问题上,他不屈不挠,约束了刘太后的独断专行。
在太庙仪式上放置了真宗皇帝的神主(供奉祖先或死者的小木牌),刘太后坚持在太庙供奉真宗生前的所有物品,并要求用银罩覆盖真宗的神位,否则就是对真宗的不尊重。
吕夷简则上说,对真宗皇帝最大的尊重就是全心全意地协助幼主,反对铺张浪费。刘太后打消了大操大办的念头。
真宗二子周王赵佑死后,真宗曾领养商王赵元的第三子赵允在宫中。
因为刘太后没有孩子,所以很喜欢赵允。仁宗赵真出生后,刘太后仍然拒绝让赵允出宫。
吕夷简直怕刘太后三心二意,节外生枝,劝刘太后送赵允出宫。最后,刘太后别无选择,只好把赵允送回王府。
[img]260985[/img]
仁宗亲政之初,吕夷简立即向仁宗提出建议,并提出八条建议,建议年轻皇帝勤政节俭,澄清官治,与民生息息,受到仁宗的赞赏。
就在吕夷简意气风发,准备和年轻的皇帝挽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为什么画风突变,相位被解除了?
后来吕夷简通过入内副都知阎文应,终于打听到了事情的原因。
原来仁宗退朝后,和郭皇后聊起了打刘太后老臣的事。郭皇后随口说,吕夷简不依附太后吗?只是他擅长长长袖舞,可以随机应变。
仁宗一听,皇后说的话也很有道理,刘太后也很依赖吕夷简。于是决定把吕宰相放到禅州。
就这样,吕夷简和郭皇后结下了梁子。
毕竟,吕夷简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被释放到禅州后不久,就恢复了官职,重返朝廷。
此时的郭皇后却仁宗宠爱尚美人,与尚美人大打出手。郭后因不慎,挥舞仁宗一掌,使仁宗大为光火。
与郭后有私怨的吕夷简乘机落井下石,认为郭后皇后应该被废除。
在吕夷简的操作下,反对废后的孔道辅、范仲淹等人纷纷被贬。
就这样,郭后因触怒仁宗,又被吕夷简火上浇油,皇后的位置终于被废弃了。
吕夷已经工作了13年。范仲淹被任命为西夏,以缓和与辽宁的关系。虽然他不太宽容,支持郭后废除,压制范仲淹等人,但总的来说,他仍然是一个杰出的成就。
揭秘:为什么北宋名相吕夷简【忧国忘身】被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