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氏皇帝贵人。淑慎内修。徽柔外表。含章有耀。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经谈到过乾隆最长寿的妃子婉妃。她从1717年(康熙56年)活到1807年(嘉庆12年)。她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享年91岁。她是清朝所有后妃中第三个长寿的人。
事实上,今天要讲的这个和婉妃有点相似。这个女人和婉妃也是乾隆的妃子,她身上也有一个记录,那就是乾隆后宫最后一个死去的妃子。她直到乾隆孙子道光在位才去世,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img]258152[/img]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清朝,有这样一个足以骄傲百年的家庭——满洲镶黄旗的富察家族。后金功臣哈什屯、清初重臣米思翰、康雍朝重臣马齐、马武都来自镶黄旗的富察家族。在清朝,可能有很多人姓富察,但没有一个家庭能与镶黄旗相媲美。
相比上面提到的人名,相信大家更熟悉的是富察家族的第四代精英:富察,一流的忠勇公,给郡王衔,军机大臣兼保,殿大学士。当然,傅恒也离不开乾隆最痴情的孝贤皇后富察。这两个在最近的银幕上是众所周知的。
在众所周知的背后,让我们来谈谈鲜为人知的奇闻。乾隆后宫中最后一个死去的人在死前被命名为金妃。令人惊讶的是,她也来自世界著名的富查家族,与孝贤皇后有着相同的家族,所以一定会有观众好奇。如果金妃和孝贤皇后是同一个家族,她要活多大年纪?还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清史稿》给出了答案,“主任德克精额之女、傅广之孙、大学士马齐之前孙女”。马齐是孝贤皇后和傅恒的叔叔,这意味着傅广是他们的堂兄弟,而金公主富查成了孝贤皇后的侄子孙女。金公主不得不称孝贤皇后为阿姨和祖母。没有人会想到他们为祖父母和孙子孙女嫁给了皇帝,但事实是如此戏剧性。
[img]258153[/img]
事实上,在清朝,并非没有这样的先例。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嫁给了她的妹妹海兰珠和她的姑姑哲哲,但这只是跨越了一代,与孝贤皇后和金妃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历史上没有记载晋妃的出生年份,但根据她与孝贤皇后(1712年出生)和大学士马齐(1652年出生)的同龄关系,可以大致推断她应该出生在乾隆中后期。虽然他们和阿姨孝贤皇后一样出名,但他们的生活和待遇却有很大的差距。
富察皇后一定大家都很了解。作为乾隆的发妻,他们婚后的爱情令世人羡慕。乾隆自称“长春居士”,孝贤居住的“长春宫”、“长春仙馆”都体现了乾隆对乾隆的无比痴情和宠爱。关键的孝顺并不傲慢,而是以身作则,倡导宫内节俭之风,不愧为一代贤后。英年早逝后,乾隆痛苦不堪,不仅脾气暴躁,还利用全国人力物力为孝贤举办了大型丧葬仪式,为妻子写了十多首诗,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至于晋妃最早的史料记载,已是1798年(嘉庆三年),此时乾隆88岁,并已退居二线。今年,小富察(不同于孝贤皇后)还是贵人。按照惯例,新帝继位后,父亲的后妃会被金封或追尊。从这个角度来看,乾隆时期的小富很可能比贵人小,甚至答应了。起点太低了,不能再低了。虽然出名了,但却没有承载隆恩
由此可见,虽然同样出名,但小福察的待遇远不如孝贤皇后,甚至其他出身不如她的妃嫔。根据历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小福察将得不到应有的待遇,甚至受到乾隆的青睐。主要原因如下:
[img]258154[/img]
@ 虽然属于同一脉搏,但孝贤皇后在起跑线上有绝对优势。早在乾隆还是王子的时候,他们就牵着儿子的手。乾隆后期的小富察,自然比不上看过世界美的乾隆。
@ 虽然乾隆在历史上是一个浪漫的皇帝,但对于70多岁的他来说,另一边仍然是他的孙子,爱他真的很尴尬。
再者,说到出身,虽然两人属于同一脉,但在某些细节上却大不相同。孝贤皇后的父亲是李荣宝。李荣宝的一流公爵位是“父女贵”的真实写照,李荣宝的儿子傅恒也凭借自己的军事成就和卓越的政务一步步走向高位,下一代的三个儿子都是著名的肱股大臣。属于马齐的支部,史料中只有其子傅良有所作为,而其余的诸子,如傅兴(被免职)、傅广(晋妃祖父)都显得极其暗淡。
如果不是小富察被纳入后宫,傅广的名字在历史上可能不会留言。与福康安等同龄人的德克精额只是五六品左右的大师。虽然傅广的这个和傅恒同脉相承,但远不如对方。这也是金妃虽然出身名门大族,但起点极低,不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历经三朝,道光跨级晋封皇祖高宗纯皇帝妃皇只有晋贵人一人,宜崇位号,以申敬礼,谨尊封为晋妃。
直到1820年(嘉庆25年),嘉庆帝在热河病逝后,继位的道光才将嘉庆命名为金妃。这里仔细看,是晋妃而不是晋妃。按理说,晋封一级应该只是一个妃子,但道光直接连续两级将富察晋为妃子。一方面,晋妃是乾隆后宫最后一个存在于世界上的人,另一方面,她可以算是对自己一生的经历给予一定的补偿。从晋封晋妃的册文中的“宜崇位号,以申敬礼”也可以看出道光的一点心意。
[img]258155[/img]
不幸的是,刚刚过上好日子的晋妃在道光继位后的第二年(1822)去世,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按照惯例,它将被埋在乾隆裕陵的公园里。在此之前,裕陵公园的床上已经埋葬了35个嫔妃,只留下最后一排最侧的座位是空的,但这个位置是专门用来埋葬贵人及以下座位的嫔妃的,而不是埋葬嫔妃座位的石券地宫。
道光在不改变基座的基础上,将砖石改为石堆,最终埋葬了金妃,但金妃的葬礼水平在礼法上大大降低。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乾隆时期的小富察绝对很低,乾隆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不乐观的妃子最终能得到孙子的跨晋封,成为妃子。
晋妃有多受宠?三朝出身名门,道光为她跨级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