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济尔哈朗,
努哈尔赤的弟弟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囚禁后,他的两个儿子阿敏和济尔哈朗被释放,被他叔叔努尔哈赤收养。
此后,阿敏与济尔哈朗和努尔哈赤的儿子一起长大,并参加了同一时期的战斗。作为舒尔哈齐的第二个儿子,阿敏是蓝旗的主人,曾参加过萨尔浒、叶赫、沈阳、辽阳等战役。
在命运的第一年(1616年),当努尔哈赤成立后的黄金时,阿敏被命名为和硕贝勒,并参与了国家政治。当时,阿敏排名第二,俗称“二贝勒”,“四大贝勒”(其他三人是代善、莽古尔泰和皇太极)。
努尔哈赤去世后,阿敏是侄子,没有资格赢得汗水,所以他与代善等人建立了皇太极继承王位。后来,他统一军队攻击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求和归来。
阿敏虽然战功赫赫,但性格霸气,一向目中无人,皇太极继位后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img]256984[/img]
天聪四年(1630年),阿敏在攻打滦州城时因弃城而被议罪。@ 他还被扣上心怀异志、在朝鲜谋求自力更生等罪行,最终崇德五年(1640)
幽禁至死。
与阿敏的霸气不同,他的弟弟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第六子)要聪明得多。
济尔哈朗和皇太极在努尔哈赤诸子中关系最好,这也是他运气好,压中了大宝。
济尔哈朗的性格相对和平,但他也是一名勇敢的将军。在命运的十年(1624年),济尔哈朗的叔叔阿巴泰和其他士兵援助科尔沁部,科尔沁部被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包围,第二年领导部队攻击喀尔喀巴林部和扎鼾特部。
天聪元年(1627年),他与阿敏、岳托、阿济格等人一起征服朝鲜,然后多次与皇太极明军作战,取得了许多胜利。
崇德元年(1636年)4月,皇太极称帝改元后,济尔哈朗被封为和硕王。之后,他的兄弟阿敏得罪了皇太极,并被囚禁,所有这些都被归类为济尔哈朗。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突然死亡后,两个黄旗大臣由皇长子豪格继位,多尔根、母弟阿济格、多铎的两个白旗坚决支持多尔根。
[img]256985[/img]
作为蓝旗的旗手,济尔哈朗和大贝勒代善一样中立。最后,多尔根以撤退为进步,将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改为皇帝。为了赢得济尔哈朗,后者被称为辅政王(信义辅政叔叔王)。
顺治初期,济尔哈朗表面上与多尔根并列,但实际上大多数重大事件都是由多尔根决定的。不仅如此,多尔根还时不时地寻找机会敲打“同事”。
例如,在顺治四年(1647年)2月,济尔哈朗因其政府逾期制度和未经授权使用铜狮、铜龟和铜鹤而被罚款2000英镑。就这样一件小事而言,连辅助政府的地位也被解雇了。
更严重的还在后面。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贝子屯齐、尚善、屯齐喀告诉多尔根,皇太极死亡时,济尔哈朗和闻两黄旗大臣谋立豪格,但没有告发。当他们胡顺治进入海关时,他们命令两个蓝旗越序营地前进。
当然,这件事主要不是针对济尔哈朗,而是针对多尔根的政敌豪格。最后,豪格被幽禁而死,济尔哈朗从轻发落,降为多罗郡王。
同年9月,济尔哈朗被授予定远将军,带领南湖、广平等南方省份。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班主任还在朝鲜。就在这一年,多尔贡死了,济尔哈朗的机会终于来了。
之后,在济尔哈朗的带领下,浔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等联合上演,要求削去多尔根睿亲王爵位并治罪。成年并被欺负多年的顺治自然顺水推舟,对多尔根打落水狗感到沮丧。
之后,济尔哈朗被授予“和硕郑亲叔王”称号。在清朝,这也是除了多尔根之外唯一的“叔王”。
[img]256986[/img]
济尔哈朗于12年5月死于顺治(1655)。
临终前,顺治亲自探视并问他是否有遗言。济尔哈朗泪流满面,说:“臣受三朝厚恩,未能举报,令人难过。我只希望尽快取云贵,灭桂王,统一四海。”
听了这话,顺治大为悲痛,大哭道:“天啊!为什么不让我叔王长寿呢?”出门后,顺治悲不自抑,他坐在王府院子里哭了很久才离开。
济尔哈朗死后,福临诏令休朝七天,备极哀荣。
与二伯代善有些接近的是,济尔哈朗冷静,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软弱,这在早年与世界作战的贵族中有些不同。然而,他在开国过程中也承担了许多沉重的责任,他的贡献并不比其他人少。
和代善一样,冷静不争的性格也会有回报,那就是他的家人赢得了郑亲王这样一个世袭无替的“铁帽王”,他的后代也因此繁荣昌盛。
什么是济尔哈朗?他为什么被封为铁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