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和赵匡胤,
在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宋,属于地方政权,没有统一全国,只能算是半壁江山。而且几十年就被齐国取代了,刘宋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比不上赵宋。赵宋是赵匡胤建立的王朝。他延续了200多年,是封建社会的新高峰。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刘裕和赵匡胤创造的政权都是宋朝,为什么刘宋短命,赵宋持续这么久?认为要从王朝建立的前因后果入手。
[img]256863[/img]
第一,刘裕本是北府兵,注重建功立业的大道理。
北府兵可以说是东晋时期的标志性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东晋只有贵族当官的传统。谢玄成立北府兵后,他告诉大家,任何有军事功绩的人都可以被提拔。刘牢之是最好、最好的将军之一。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不断建立战争成就,最终成为北府兵的代表,刘裕是刘牢之账下的官员。
[img]256864[/img]
可以说,刘牢之的一生给了刘裕很多启示。他清楚地看到刘牢之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王朝,但他性格懦弱,放弃了最好的机会,最终被桓玄拉下。刘裕不想发生这种情况。自己创业后,他坚决不依赖这些贵族,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他建立的王朝是一个军事王朝。只要他的下属有军事成就,他就可以被提升,他的官位有多高。
[img]256865[/img]
第二,赵匡胤是北周明君柴荣的下属,却在陈桥发动兵变。
赵匡胤本人就是柴荣手下的将领。柴荣堪称五代最好的皇帝,但这位皇帝死得太早了,这让别人得逞了。赵匡胤知道柴荣去世后,在陈桥发动兵变,推翻了北周王朝,建立了自己的赵宋王朝。这只是第一步,然后他带兵南下,摧毁了南唐,基本统一了世界,成为了北宋的开国皇帝。他出身武将。他担心他的将军会像他一样推翻赵宋王朝,所以他选择杯酒释放军权,把这些人遣散回家享受幸福。这样就杜绝了武将谋反,而刘宋王朝的终结恰好是武将谋反。
[img]256866[/img]
第三,刘义隆北伐失败是刘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读辛弃疾的诗,会读到一句话: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匆匆北顾。其实是刘宋朝的第二代君主宋文帝刘义龙。他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君主。当政期间,国家内部繁荣昌盛,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时期。但他决心统一世界。于是他不断发动北伐战争,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使刘宋国力消退,国家内部一片混乱。
[img]256867[/img]
这个国家没有钱,自然是一片混乱,甚至皇帝的皇位也经常改变候选人,这给了权力大臣萧道成这个好机会。萧道不想叛逆,但刘宋朝这些小皇帝太不合理了,如果国家没有人好好照顾它,那么困难将永远是普通人。如果没有刘义龙贸然出兵,刘宋朝就不会这么快灭亡。
第四,赵宋忍辱负重,才活了下来。
与刘宋王朝相比,赵宋王朝没有血性多。他们不敢和对手打架,每次打仗都会输,他们的武将地位太低,根本不是对手。但他们会熬啊,能把对手一个个熬死。例如,他们的第一个对手大辽,原本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甚至不得不南下侵吞大宋,后来被宋朝杀死。接替大辽的大金也是如此,在南宋和蒙古人的夹击下,也惨遭灭亡。
也有他们熬不死的,比如西夏,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拿别人。为了保证和平,他们每年都要给这些邻国很多钱,这和保护费没什么区别。这也是他们的生存规则。能用钱解决的不是事。他们已经持续了200多年。事实上,我认为宋朝真正有意义的时代是在北宋中期。这是一段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一大批古代文人应运而生,真是可贵。
[img]256868[/img]
结论:刘宋生不逢时,赵宋有前车之鉴。
刘宋王朝没有统一的规划,对军队也没有相应的克制,导致了权臣乱政的现象。但这也不能怪他们,东晋时期的乱象还在继续,这是没有办法的。齐国不一样,二十多年就被梁武帝萧衍取代了。赵宋时期完全不同。他们有一个像唐朝这样的好例子,他们的制度也逐渐完善。他们对军队的管理比以前好多少倍。他们存活了很长时间是有原因的。
同样建立的政权都是宋朝 为什么赵宋和刘宋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