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祁镇成为皇帝后 为什么朱祁钰后来没有杀朱祁镇?

1449年6月,瓦拉太师也先入侵。在宦官王震的鼓励下,明英宗亲自率领50万军队出征。结果,他被土木堡包围。战后,50万明军精锐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成为继宋代徽钦二帝之后在中国历史上活捉的第三位皇帝。

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动。当时,王子朱见深只有两岁。虽然他是法律上最合适的王位继承人,但他还首先威胁明英宗。如果朱见深继承王位,他将在救父皇和保国之间呆两年。为此,在于谦等大臣的建议下,朱祁镇唯一的弟弟朱祁钰登上了王位,是景泰皇帝,远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帝。

[img]254122[/img]

景泰帝继位后,君臣一心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粉碎了第一个阴谋。失败后,为了给明朝制造混乱,他象征性地收到了一些“赎金”,并把朱祁镇送了回来。

回家后,朱祁镇立即被弟弟朱祁钰禁在南宫,这很正常。毕竟他已经当皇帝了,不能再放弃皇位了。但朱祁钰没想到的是,七年后,也就是景泰八年的正月,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拥立了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王位。被称为“明朝第一忠臣”的于谦也因拥立朱祁钰而被杀。历史上也称政变为“南宫复辟”。

那么,为什么朱祁钰在七年内没有杀死朱祁镇呢?事实上,朱祁钰并不是没有攻击他的兄弟朱祁镇,而是没有杀死他,这留下了朱祁镇的生命,最终导致了夺门的变化。

[img]254123[/img]

朱祁钰曾多次试图杀死朱祁镇

作为前皇帝和今天的皇帝,朱祁镇虽然被禁在南宫,但却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朱祁钰知道这一点。

在负责看管朱祁镇的人中,有一个太监叫阮浪。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慢慢地接近了朱祁镇。朱祁镇被困在笼子里,没有把自己当作皇帝,所以他把阮浪当作朋友。有一次,朱祁镇向阮浪放了一把镀金刀,但很快就被告知了。

朱祁钰担心找不到机会,于是试图诬陷朱祁镇谋反,逮捕阮浪,严惩。不知道是出于忠诚还是其他原因。总之阮浪被酷刑后还是拒绝说朱祁镇的坏话,更别说诬陷朱祁镇试图谋反了。朱祁钰抓不到证据,大臣们劝说这件事终于结束了,历史上被称为“金刀案”。

《金刀案》记载在《明英宗实录》中,应该是真的,这个案子的出现说明朱祁钰是对朱祁镇的杀心和下手。此外,“金刀案”结束后,朱祁钰加强了对朱祁镇的监管,派人砍掉南宫附近的所有树木,防止有人爬过树木,越过高墙与英宗接触。南宫的门也被锁上了,锁里还装满了铅,这样,即使有钥匙也不能开门。英宗的日常饮食和衣服都是从小窗户递进来的。

也许朱祁钰希望以这样一种“文明”的方式强迫朱祁镇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然后自杀。然而,朱祁镇非常开放。她不仅身体很好,而且吃起来很好吃,还生了三个儿子和六个女儿。除了没有权力,她应该过着舒适的生活。

[img]254124[/img]

对哥哥朱祁镇来说,朱祁钰永远不会死

从朱祁钰对待朱祁镇的方式来看,不难发现朱祁钰确实有杀死朱祁镇的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做得不够坚决,导致朱祁钰“心软”的原因应该有两个。

一是出于两人之间深厚的兄弟关系。明宣宗朱瞻基堪称一代明君,但生育能力不是很好,一生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两个儿子,幸运的是,两兄弟从小关系就很好。朱祁镇继位时只有八岁,但立即封了七岁的弟弟朱祁钰为王。按照明朝的传统,亲王就藩后应立即封地,以免影响皇帝。但直到正统十四年,朱祁钰居然还住在北京,可见朱祁镇非常爱这个弟弟。

“夺门之变”发生后,朱祁镇已经在大臣面前坐上了龙椅。正在打扮准备上朝的朱祁钰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失色,也没有暴跳如雷。相反,他反复说:“好,好,好,好。”然后他又回到床上,面朝里睡着了。虽然朱祁钰此刻心情不好,但可见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依然存在。

二十多年的兄弟感情,绝不是一念之间就能抹去的,而且朱祁钰是一个非常注重感情的人,不仅对朱祁镇,甚至对朱见深他也没有赶尽杀死。与此相比,宋太宗赵光义所做的那才是惊人的,继位后,他先后逼死了弟弟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显然,朱祁钰不能像赵光义那样无情。

[img]254125[/img]

第二个原因是考虑到全局。

应该说,朱祁钰登基后,做得真的很好,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地位相对稳定。朱祁镇被关在南宫,有被鞑靼人俘虏的“不良记录”,对他的王位威胁不大。

然而,如果朱祁钰真的杀了他的兄弟朱祁镇,他将不可避免地引起许多“道教先生”的谴责,或者他不道德,或者他忘恩负义,或者他残忍不仁@ 这将极大地打击他的威望。

古人最注重“名声”。明代言官一有机会就激怒皇帝,只是为了找机会挨一根“廷杖”,给自己留下一个“面折廷争”的好名声。虽然朱祁钰是皇帝,但他不能避免粗俗。杀了朱祁镇对他身后的名声大有裨益。当然,他不想背上“杀兄弟”的名声。

想想当年建文帝朱允炆不是为了怕背上“杀叔”的名声,才让朱棣在战场上多次死亡?

[img]254126[/img]

@ 朱祁钰没有杀死朱祁镇,最终在“夺门之变”中被夺走了王位。不是他没有杀他的哥哥,而是出于政治和家庭的考虑,他总是在杀戮和不杀戮之间摇摆不定,没有下定决心根除隐患,最终把老虎放回山上,最终成为灾难。也许在朱祁钰心中,最理想的结局就是朱祁镇诚实地在南宫当皇帝,我安全地当皇帝,不仅可以保护我的兄弟情谊,还可以留下我身后的名声。不幸的是,这最终只是朱祁钰的一厢情愿。


朱祁镇成为皇帝后 为什么朱祁钰后来没有杀朱祁镇?朱祁镇成为皇帝后 为什么朱祁钰后来没有杀朱祁镇?

,,,,,,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明孝宗是怎样治理国家的?统治后期又是怎样的
  • 理性治国 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

  • 为什么于谦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在人间保持清白]?
  • 说起来,作者对明朝著名大臣于谦的理解始于他的名词《石灰吟》。记得看过课文版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深山,火烧若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