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外国人,对唐朝的中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忠于唐朝,勇敢善战,功高称王;他杀了儿子,无私无私,受到军队的尊敬;他嫁给了两个女儿,为国家和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全家牺牲了46人,充满了忠诚;他和郭子仪、李光碧等名将一起被列入凌烟阁功臣榜,永远被后人铭记。然而,这位几乎完美的大唐功臣最终被太监陷害,被迫造反,事迹被列入叛臣传,令人遗憾。
战无不胜的将军,胸怀大局的副帅
[img]250444[/img]
仆固怀恩,复姓仆固。事实上,仆固是一个错误的声音,真正的名字应该是仆骨。仆骨部铁唐铁勒九部之一。铁勒又称狄历、丁零、智勒、高车,是土耳其人的祖先。唐代,铁勒九部属于唐代。这九部属于回族、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碧、拔密、葛逻禄。仆固怀恩是仆骨部的领导人,世袭金微都督。
唐代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国家陷入动乱。仆固怀恩虽然是少数民族,但并没有跟随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而是站在唐朝的朝廷一边,官封朔方左武锋使,使郭子仪在朔方节下效命,与李光碧合作抗敌。仆固怀恩武功高强,勇敢善战,是一线部队的指挥官,他的儿子也很厉害,叛军望风逃跑。郭子仪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仆固怀恩贡献不可或缺,甚至凌烟阁功臣榜,唐代宗第一个将仆固怀恩画像邀请进去。
功高,仆固怀恩从郭子仪部晋升为尚书左仆射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王子少师衔,实封1100户、大宁郡王、凌烟阁功臣榜。唐代宗李豫第一个邀请仆固怀恩的画像,成为武将中的佼佼者。
[img]250445[/img]
被迫造反的将军,被母亲追杀的叛将
然而,功高震主也会引起其他将军的嫉妒。亲生女儿的和亲,总会有“通敌”的嫌疑。安史之乱平定后,郭子仪、李光比等老上级被明升暗降,削夺兵权。甚至李光比也被生气、逼死、吓死、杀死。为什么李光比这么懦弱?有些文臣天天在皇帝耳边喊“不是我的同类,他们的心一定不一样”。虽然李光比姓李,但那是一个姓氏。他不是汉人,而是一个真正的契丹人,就像《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一样。兔死狐悲,仆固怀恩也不是汉人啊,他是铁勒人,与突厥人同宗同宗。虽然他为国牺牲了46人,虽然他杀了儿子,虽然他从远处嫁给了自己的女儿回复,但他的表现也是“非我族”。
仆固怀恩反对唐朝,他的母亲不同意,拿刀杀儿子表示忠诚,“我为国家杀了这个小偷,感谢三军”。仆固怀恩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怨恨死在反唐的路上。他死后,他的侄子带领士兵回到了唐朝,郭子仪很容易平息了所谓的“叛乱”。
被冤枉的将军实际上是皇权背景
仆固怀恩被构陷的主要原因有几个:
[img]250446[/img]
首先,其他将军的嫉妒,如辛云京和李抱玉;他们也是节制使者,但他们不可避免地嫉妒、嫉妒和憎恨仆人固怀恩的伟大成就,因此他们散布谣言,帮助潮流。将军之间的矛盾是仆人固怀恩死亡的原因之一。仆人固怀恩愤怒地命令儿子亲自带领军队攻击辛云京;
第二,皇帝的怀疑,唐代安史之乱吓坏了皇帝。那么信任的安禄山竟然率军造反。皇帝还能相信哪个节度?一有风吹草动,皇帝就会龙眼无情,不管是真是假,杀之后都会有麻烦。
另一种心理是,唐代的藩镇分裂非常严重。朋友党之争、太监专权、藩镇分裂是唐代的三大癌症。仆固怀恩派太监军本身就是对将军不信任的表现。太监抱着黑暗的心理,在鸡蛋里挑骨头。很难说这不是皇帝的想法。
为什么凌烟阁功臣仆固怀恩会造反?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