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探索明朝名将孙传庭孤独铁血的一生

你喜欢孙传庭的故事吗?

明末,除了朝廷已经腐烂,帝国人才枯萎,整个官僚体系几乎没有可用的将军和文臣,崇祯皇帝不得不重用杨思昌、温体仁、洪承类等平庸的文臣领导军队指挥作战。杨嗣昌好喜功,他的儿子杨鹤除了贪墨更是一无是处。崇祯让杨思昌主宰农民军叛乱,杨思昌一介文臣不知兵,在指挥作战中犯了很多错误,不同情将军。结果,农民军越来越多,他自己也战败自杀。洪承类虽然有一些能力,但他贪生怕死。崇祯委托他守卫锦州城的重任,但他在松锦战役中指挥失误,导致明军全军覆没。结果,他失去了明朝的北防,只剩下一个孤独的山海关。但他自己却投降了清军。

[img]249781[/img]

崇祯年间只有四个人能在军事上出类拔萃,能够承担起抵抗满清、消灭农民军的国防重任。前三个人是孙承宗、袁崇焕和祖大寿。袁崇焕和孙承宗是师徒关系,其中孙承宗一生经历过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早在万历年间,他就负责抵抗辽东的努尔哈赤。后来被天启帝亲自任命为蓟辽督师,全权负责辽东防务。孙承宗在辽东与满清作战20多年,深知清军战术和辽东防务重点。不幸的是,他多次被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陷害。最后,在与清军作战的过程中,孙承宗因为没有援军而被清军包围,死于血战。袁崇焕是他的学生,也是他事业的继承人。

袁崇焕的军事才能非同寻常。天启年间,他多次重创后金部队,用红衣炮轰清太祖努尔哈赤,吓坏了清军,成为皇太极眼中钉肉的刺。不幸的是,这样一位将军并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自己的小强身上。祖大寿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武将,但作战勇敢,指挥好,曾协助袁崇焕在崇祯元年取得宁远大胜。祖大寿能耐苦战,几次弹尽粮绝,却始终能坚守如故。后来在松锦大战中被清军围困,洪承类总督兵败降清,他自己也举城投降。

[img]249782[/img]

最后一个人是陕西省总督孙传庭,他是军事部尚书的官员。孙传庭是明朝崇祯末年最后一位能够战斗的将军。他孤独而铁血的一生,是明末独自在内忧外患中挣扎的最真实的写照。

孙传庭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进士。天启初年在北京工作,为官员检查主事,然后晋升为稽勋郎。两年后,魏忠贤因参劾魏忠贤等阉党而设计陷害政府,罢工者在家闲居。直到崇祯八年(1635年)才再次复出。崇祯皇帝求贤若渴,非常欣赏孙传庭的才华和军事战略,破格提拔他为陕西巡抚。第二年,他被授予军权,使他全权负责消灭农民军。

孙传庭没有辜负崇祯的厚望,他在消灭农民军的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农民军领袖高迎祥从湖广复出,先后占领四川、河南、陕西交界处。孙传庭知道高迎祥必须向陕西进攻,他采取了深入诱敌的策略,他从汉中引进了高迎祥大军到西安。后来,高迎祥发现了线索,知道孙传庭的计划,想突破子午谷口,但孙传庭已经在子午谷的黑水谷伏击了潼关军队的主力军,等待高迎祥进入瓮。高迎祥不知道,结果纵军深入,被孙传庭大军全歼,高迎祥本人也被孙传庭生擒。这场战争不仅消灭了农民军的主力军,消除了农民军对陕西的威胁,还收回了被农民军占领的河南和湖广。此后,孙传庭多次挫败农民军起义,多次覆没闯王李自成杀的全军。在凤翔和澄城,孙传庭在杨家岭和黄龙山镇压了3万多名农民军,差点活捉李自成,被他以18骑突破逃脱。

[img]249783[/img]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孙传庭意外陷入政治纠纷。当时,满清多尔根率领数万清军绕过山海关,假道蒙古,从墙子岭(今密云东北)分开、青山口(今迁西东北)南下入关,直接进入北京。京师孤立无助,崇祯急调陕西总督孙传庭、天雄军总督卢象升回师勤王。卢象升在巨鹿被清军围困,因兵力不足而全军覆没,力战而亡。孙传庭抵达京郊后,清军退役。杨嗣昌上书崇祯皇帝,诬告孙传庭行军迟缓,勤王不力,无法与卢象升会师,导致卢象升战死。崇祯没有查明真相,听了杨嗣昌的诬告。结果孙传庭被削职为民。杨嗣昌还是拒绝放手,反复攻击。结果崇祯皇帝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三月将孙传庭下狱,将他囚禁。

孙传庭下狱后,一关三年。从崇祯十二年到崇祯十五年,李自成逐渐在河南坐大,发展到几十万人。熊文灿和杨思昌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指挥无效,连败,大明损兵折将,消耗惨重。崇祯十五年(1642年)6月,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开封紧急。这时,杨思昌自杀了,明朝再也没有人可用了。

[img]249784[/img]

这时崇祯皇帝终于想起了孙传庭。他派他的亲信太监到诏狱释放他。大明朝已经危如累卵,如果没有人能力挽狂澜,大明社会就不保障了。孙传庭被用作兵部右侍郎。崇祯皇帝亲自来到文御殿,询问孙传庭镇压起义军的策略,并设宴款待,为他压惊,随后迅速命令孙传庭率领禁卫军奔赴开封。不久,孙传庭取代王乔年为陕西总督,斩杀霸气的贺人龙,坚守潼关,等待机会收复开封。

但崇祯还是难免怀疑太重。他想让孙传庭收回开封,却拒绝给他重兵,放任大权,只给了他5000名老弱病残的士兵。以5000兵力抵抗士气旺盛的李自成大军,无疑以卵击石。孙传庭知道这场战争没有获胜的希望,他想借助当地驻军和明军拥有的火器,拼死一战。他命令整顿军备,监督火器,训练战术,但他一再被兵部发出文件催促他出关。当时军中鼠疫流行,军士半数死亡。在如此多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煎熬下,孙传庭决定一死报国。崇祯十六年五月(1643年),孙传庭带着5000名老弱病残的士兵出潼关。10月,李自成大军在河南省佳县遭遇,孙传庭全军覆没,51岁在佳县战死。

孙传庭死后,农民军迅速攻占潼关。崇祯怀疑孙传庭没有死,也没有给他遮荫。11月,西安守将王根子打开城门投降。秦王朱存枢被活捉,陕西巡抚冯师孔等人自杀。李自成兵分三条路追压官军残余势力,1643年底占领陕西全境。1644年春节,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建元永昌。从那以后,明朝的灭亡再也无法挽回。


探索明朝名将孙传庭孤独铁血的一生探索明朝名将孙传庭孤独铁血的一生

,,

  • 胡蓝之狱看朱元璋的残忍:明太祖朱元璋的极端统治
  • 朱元璋起自微寒,做了皇帝以后,能够不隐晦他的出身,显示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心。但是,他的微寒身世和残酷斗争的经历,...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