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匈奴人刘渊,为什么要尊刘邦为祖先,奉刘禅为兄弟?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整理了刘渊的相关内容。我想知道它是否能帮助你扩展一些知识?

刘渊也是谁?两晋时期,汉赵的开国皇帝,五胡乱华的发起人,西晋就是在他手中灭亡的。

虽然这个乱世的开始人姓刘,但他实际上是一个真正的匈奴人。他是匈奴传奇单于冒顿的后代。他的祖父是南匈奴单于扶罗,他的父亲是匈奴左贤王刘豹,他的母亲是匈奴呼延氏。这似乎与汉人无关。

然而,刘渊建立政权后,不仅立国为“汉”,还追求蜀后刘禅为孝怀皇帝,建立寺庙,祭祀汉高祖刘邦。这意味着他把刘邦当作他的祖先。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匈奴人尊刘邦为祖先?

事实上,匈奴王族和刘汉皇室确实有一段渊源。

[img]248974[/img]

据说刘邦北征匈奴时,被冒顿包围了七天。最后,陈平设计并用大量财宝贿赂妻子,以逃脱灾难。从那时起,刘邦放弃了与匈奴的战斗,并采纳了刘静的建议,以公主和亲戚的方式换取和平。(起初,刘邦想嫁给长公主,但吕后爱她的女儿,不同意。刘邦无法抗拒,最终改为宗族女性为公主,嫁给了冒顿。)

这样,刘汉皇室和匈奴王族就结婚了。按照匈奴的习俗,家里的贵族都是母姓,所以匈奴有刘姓。

“以宗女为公主,一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

@ 在血缘关系方面,刘渊尊重刘邦为祖先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当然,事实上,这与刘备的本质相似,但刘备的关系也很难检查。即使它真的是中山王静的后代,刘备也不会有太多纯粹的汉族血统。

尊重大汉朝的刘家,更多的是借用汉朝的口号。

[img]248975[/img]

从当时的大局来看,刘渊尊重刘汉皇室无疑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政治手段。政权的存在必须为其合法性找到依据。中国古代的讲究师是有名的。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是叛乱,他们总是喜欢为自己找到一个崇高的身份,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鲜明的旗帜得到学者和人民的支持和人民的认可。

例如,大汉高祖刘邦最终从亭长那里夺得了皇位。为了使他的王位更加合理,他自称是赤帝的儿子,然后斩断了白蛇起义。

《淮南子时则训》:“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种赤布,即炎帝,少典之子,被称为神农,南方火德。

“白帝之子”是指大秦,而红帝之子杀死白帝之子可以更好地表明大汉当立,大秦当亡。再比如,李唐统治者追溯到李的名人,所以他们声称自己是李耳之后的老子。

不仅是皇帝,从古至今,许多人喜欢给自己贴金,声称自己有一个优秀的祖先,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民族必须不同。”想象一下,如果刘渊直接打着匈奴的旗号征服世界,他将遭到世界各地汉人的抵制。

毕竟,刘渊是匈奴人,当时的世界至少是汉人的世界。如果他建立的政权想得到汉人的支持,他必须与汉人有关。

[img]248976[/img]

刘渊定国号为汉,尊刘邦为祖宗,意思是他是汉家正朔,此举是为了复兴刘汉皇室。汉朝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汉人心中的地位远胜于秦、魏、晋。虽然已经到了晋朝,但离汉朝灭亡还不远。两汉统治时间如此之长,对当时的中原地区乃至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民间人,还是士大夫阶层,都有大量的人心向汉朝。

尤其是这个时候的西晋,八王之乱后,国力疲惫,人民不谈生活。这时,举起汉朝的旗帜,一定会得到大量汉人的归属。

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

刘渊自称是汉朝公主的后代,并打算出兵复兴汉朝。主要原因是他想借用汉朝的政治遗产。刘渊,一个高度汉化的匈奴人,深知正统的重要性,将自己建立的政权纳入汉代制度,从而更好地获得政治遗产,吸引士族。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尊蜀后刘禅为孝怀皇帝。他无疑承认了蜀汉的正统性。同时,他是汉族的侄子,相当于刘禅的兄弟关系。他哥哥死了。他哥哥继承伟大的事业是正常的。作为蜀汉的继承者,毫无疑问是正统的。西晋承担曹魏。蜀汉是正统的。曹魏自然是盗国,西晋也是盗国。

我又是汉族的侄子,约为兄弟,兄弟去世,不也可以吗?而且可以称之为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

这样,他们自己的政权就被塑造成了世界上最正统的政权,攻打西晋是很自然的。

[img]248977[/img]

当然,除此之外,刘渊在个人意愿方面也更认同自己的中国血统。事实上,他从小就受过中国文化教育,具有学者风格。

史载:(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其是《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有被背诵,《史》、《汉》、诸子,全部综览。-“资治通鉴”

后来,刘渊开始出兵后,他的叔叔右贤王刘建议刘渊帮助鲜卑和吴桓“重呼韩邪之业”。刘渊回答说:“大丈夫是汉高和魏武。呼韩邪怎么样?”由此可见,刘渊的偶像不是草原上的霸主,而是像刘邦和曹操这样的中原君主。

儒家文化的教育作用使刘渊更倾向于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而不仅仅是匈奴自身的历史文化。

不幸的是,他的汉朝并没有在稳定世界方面发挥作用,而是进一步将中原推向了战争。士族们不同意他的汉朝,匈奴人。对于胡建立的政权,即使他们的中国化程度很高,也通常不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很容易将国家推向更混乱的深渊。


匈奴人刘渊,为什么要尊刘邦为祖先,奉刘禅为兄弟?匈奴人刘渊,为什么要尊刘邦为祖先,奉刘禅为兄弟?

,,,,,

  • 发生王敦之乱的起因是什么?王敦之乱有何影响
  • 王敦之乱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次暴动,当时王敦是从琅琊王氏走出来的权臣,他以诛杀刘隗的名义开始向建康地区发动战争,并且...

  • 王国宝简介 晋朝中书令王坦第三子王国宝的生命
  • 王国宝(?-三九七年),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中书令王坦之的第三个儿子,太保谢安之婿了。司马道子与会稽王相善,...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