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判断皇帝是否是明朝的君主,不仅要有创业的基础,创造繁荣的时代,还要能够在国家的衰落中,努力成为家国的中兴之主。现在说到明朝衰落的历史,在位48年的万历皇帝朱义军,往往是大家吐槽的对象。万历皇帝在皇帝的职业生涯中已经有近30年没有上朝了,消极罢工的程度令人震惊!
然而,正是这位历史上备受争议的皇帝,早年在权臣张居正的帮助下,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历史上被称为“万历中兴”。执政后,由于缺乏像张居正这样的贤人来应对监督,再加上国本之争等问题,他们厌倦了朝政,从此多年不再上朝,国家运作几乎停止。后期党争不断,导致明朝开始衰落,一句评论也长期深入人心:“明实亡于万历。”
[img]248470[/img]
万历皇帝朱义钧出生于裕王府,嘉靖41年(公元1562年),是明穆宗朱载龙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李氏是一个卑微的宫人。当时,由于祖父嘉靖皇帝沉迷于道教,“说存两个,涉及一个字的人死了”,没有人敢向嘉靖皇帝报告朱义钧的诞生,更不用说命名了。直到隆庆元年,明穆宗才给他命名为立王子。年轻的万历皇帝真的很聪明,读经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非常受穆宗皇帝的喜爱,所以在明穆宗临终时让年仅10岁的朱义钧成为皇帝。
万历皇帝继位后,虽然年轻时无法主持军国大事,但仍在努力学习。可以说,朱义钧从一开始就遵守了明朝祖先的旧制,举日说,御经宴,读经传史书。单独从学习用功的角度来看,当时在明朝众帝中,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外,像万历皇帝这样的用功真的很少见。继位后,万历皇帝也按照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建议,每天日出驾幸文华殿,听老师讲课念经。就这样,直到吃午饭才回宫。可以说,年轻的万历除了上朝之外,甚至在隆冬的夏天也从来没有不间断地学习过。后来万历也常常骄傲地说:“我五岁就能读书了。”
[img]248471[/img]
可以说,万历皇帝在位前10年和普通人一样勤勉地处理政务。为了“皇图永固”,他牢牢抓住了“用人唯我”、朝廷的权威是生死夺取的。随后,万历皇帝努力实施新政,全力支持张居正,共同改革,实施万历新政。经过一番政务经济大刀阔斧的改革,朝廷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形势大大改善。而朱义钧十年的改革成果十分巨大,扭转了自正德、嘉靖两朝以来形成的衰落。当时,朱义钧的奋发有为,也颇有一代明君的风范,很快就开创了明朝“万历中兴”的最后一个盛世。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朱义钧开始亲政。亲政后,他一步一步地做了很多事情,期间亲自安排完成了万历三大征。而“万历三大征”则是指平定宁夏蒙古崇拜之乱、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抗日援朝战争。这三场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困难重重,但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君主专制的政体下,没有万历皇帝的运筹帷幄,就不可能赢千里之外。可以说万历的才华绝不是平庸的一代。
[img]248472[/img]
在万历统治的前十年,朱义军不得不说他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皇帝,但在接下来的38年里,他成为了明朝最懒惰的皇帝,明朝也在他手中走上了不归路。权臣张居正一死,政敌们纷纷弹劾其他结党营私,奢侈淫逸,口是心非。万历皇帝从小就对张居正的尊重和信任感到惊讶。他认为皇帝的性格被愚弄了,皇帝失去了他的尊严,所以他亲自领导了两年的“清算风格”。虽然这次清算让万历发泄了私愤,但他也给国家带来了厄运。它结束了隆庆和万历初年的改革,使明朝进入了不可挽回的衰落时代。
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朱义钧开始沉迷于酒色,没有贤臣的监督,逐渐开始连续不上朝。万历执政中后期很少上朝,处理政治事务的主要方法是以甲骨文的形式向下传递。包括像“万历三大征”这样的军国大事处理,也都是以谕旨的形式进行的。同年,由于“国本之争”,我与内阁争执了十多年。最后,我干脆30年不出宫,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到万历十七年,朱义钧也不再见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img]248473[/img]
因为万历皇帝开始变得懒惰,沉迷于酒,整天不上法庭,大臣们看不到皇帝很多天,他也被认为是最懒惰的皇帝,像鬼一样存在,只是一个真正的“懒鬼”,虽然他在宫殿里,但很少有人能见到他。就在朱琏钧宗晏处深宫38年的时间里,“一切都被忽视了”,导致了从内廷到外廷的巨大麻烦。辽东后金迅速崛起,不断派兵南方犯罪分子向明军发动攻击,辽东战争爆发。最后,公元1616年,后金政权正式建国,最终成为明朝的主要威胁。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作为明朝最后一位明朝国王,他在位的时间越长,他赶上的事情就越多,他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在他统治的48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许多导致明朝灭亡的事件似乎都能在万历时期找到源头。因此,历史学家对万历的最终结论是“万历明亡”。千秋万岁名,孤独背后的事。漫长的统治只给万历带来了两件“孤独背后的事”:一是开棺验尸,
二是“遗臭万年”,真倒霉。
是万历皇帝朱义钧导致明朝灭亡吗?他在位期间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