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哲的故事,
清朝入关前,后宫规章制度不完善。努尔哈赤创业之初,后宫没有头衔,但遵循女真习俗称福晋。“福晋”是满语,有妻子的意思。根据不同的出生地位,分为大福晋和小福晋。
大福晋又称直福晋和正福晋,相当于皇后的品位。努尔哈赤时期被称为公主;小福晋中有侧福晋和普通福晋的区别,地位低于大福晋。清初后妃的主要来源是派使者求职、结盟或作为战利品进入后宫。在努尔哈赤时期,后妃从未举行过密封仪式。即使孟古姐姐的孝慈高皇后的名字也被皇太极皇后封杀。
天聪时期,皇太极依然遵循传统,但与中宫大福晋和东宫侧福晋不同。崇德时期,皇太极正式举行了封后妃的仪式,并在舞台上居住了五座宫殿。其中,清宁宫大福晋哲哲成为清朝第一位皇后。皇太极后宫有15人。哲哲与当时的背景是分不开的。
哲哲和皇太极也可以坐在中宫,没有风花雪月。
哲哲和皇太极的婚姻是由努尔哈赤决定的。最初,蒙古科尔沁部与努尔哈赤关系不好。后来,为了对付明朝,双方走到了一起。随着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的上层婚姻也逐渐加强。努尔哈赤把女儿嫁给了科尔沁王子,科尔沁王子把女儿嫁给了皇太极。通过这种政治婚姻,我们可以巩固彼此的关系。
万历四十二年四月,哲哲结婚那天,皇太极亲自去惠发胡尔奇山城迎接客人,举行婚礼。哲哲美丽动人,待人友好。婚后,他像客人一样尊重皇太极。当时,皇太极在南方作战,很少在家。哲哲能理解并照顾他的丈夫。
[img]245282[/img]
历史上,哲哲皇后仁淑端庄,能了解大局,顾全大局。哲哲在后宫中排名第一,但她从不干涉政治。为了集中皇权,皇太极模仿明朝,建立了一套宫廷礼仪制度。哲哲皇后可以积极帮助他处理后宫。后宫不着火,皇太极自然无忧无虑,可以专注于政治。
哲哲皇后能够顺利地在后宫实施自己的想法。她不仅是最受尊敬的中宫皇后,也是她母亲家庭力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满蒙结盟是政治需要。双方同甘共苦。皇太极后宫最受尊敬的地位是蒙古妇女,尤其是庄妃和海兰珠。他们都是哲哲的侄女。当然,他们支持她。
崇德八年后,皇太极去世,45岁的哲哲寡居在深宫。顺治继位后,哲哲被尊为皇太后,六年后死于紫禁城。葬礼规格按照国家葬礼举行,由王子和命妇送行,次年在盛京昭陵与皇太极合葬。
[img]245283[/img]
哲哲来自大草原,女儿们回到了大草原
虽然哲哲皇后的地位很高,但她从来没有生过一个男孩,否则,福林的王位就有点悬了。哲哲生下了三个女儿,即皇太极的第二个女儿、第三个女儿和第八个女儿。哲哲的身份是女王,女儿的地位也可以上升,每个人都被称为固伦公主。(“固伦”在满语中意味着国家的“国家”。一般来说,只有女王的女儿才能被称为固伦公主,公主只能被称为和硕公主)
皇二女马喀塔,固伦温庄公主
天聪九年来,皇太极击败察哈尔蒙古,林丹汗逃往青海,妻儿携传国玉玺率众投降。为了吸引公众,皇太极将十岁的马喀塔嫁给了林丹汗的儿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
崇德六年后,额哲去世,马喀塔独自呆在闺房里。当时,在蒙古,婚姻仍然遵循游牧民族的习俗。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继承非亲生母亲;哥哥去世了,哥哥继承了他的妻子。几年后,马喀塔嫁给了额哲的弟弟阿布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一个叫布尔尼,另一个叫罗布藏。
马喀塔在康熙二年去世,享年39岁。
皇三女,固伦端静长公主
这个女孩于天聪两年,崇德三年被皇太极授予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奇塔特。第二年,固伦静端公主正式结婚,奇塔特被授予科尔沁国王称号。
奇塔特在顺治八年后去世,当时逐渐汉化,公主也没有再婚。康熙二十五年,公主去世,59岁。
20世纪末,沈阳故宫以固伦端静长公主为创作原型,上演了“皇家礼仪大游行之王格格下嫁”。
皇八女,固伦端贞公主
皇八女孩于天聪八年,顺治二年下嫁给博尔济吉特氏土谢图亲王巴达里长子巴雅思护朗。
康熙十一年,巴雅思护朗被清廷册封为土谢图亲王,但在他坐热之前,他离开公主去世。康熙三十一年,公主病逝,59岁。
从时间上看,哲哲亲眼看到女儿结婚,结婚的人都是蒙古上层。这种婚姻属于“亲加亲”,是满蒙联盟的延续,也是巩固双方关系的润滑剂。
哲哲皇后和皇太极三个女儿的最终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