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宋仁宗赵真能被后世的士大夫称赞?他是什么样的君主?

说到宋仁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仁宗朝有许多事件可以反映系统的运行。仁宗不一定是这些事件的主角,但这些事件构成了宋仁宗作为君主必须面对的制度环境。仁宗常被视为这一制度的象征和象征——至少对于宋代的士大夫来说,他们显然希望君主成为这一制度的象征。因此,君主不应该表现出过于明显的个性,也不应该表现出个人的爱恨情仇。换句话说,仁宗作为君主,赵真作为个人,这两个角色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人们发现,当角色发生冲突时,仁宗经常选择克制自己的个人情绪和偏好。后世士大夫称赞仁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未唱主角

当人们提到皇帝中的艺术家和艺术家中的皇帝时,他们想说的一定是宋徽宗赵霁,而不是赵真。但赵真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在春宫,闲暇时画马为戏”。他的书法造诣不亚于宋徽宗
:“几千年的时间里,我只亲吻书法,而飞白尤其神奇(飞白体是指中国书法的一种笔法)。每一个飞白都有一些图像,但这是最难的。”他还熟悉音乐:“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或命教坊使写。朝廷多用五十四首歌。”

然而,无论是在当时的文艺圈,还是在长期的艺术史上,赵真都是无名的,存在感很低,以至于宋人认为“仁宗皇帝不会百事,只会当官”。

[img]242844[/img]

即使是民间文人编造故事,也不喜欢以赵真为主角。宋太祖有“千里送京娘”的传说,宋徽宗有“私会李师师”的演义。明朝正德皇帝有“游龙戏凤”的魅力,但赵真甚至没有文人谈论的传说。即使在广为流传的《狸猫换王子》剧中,可怜的王子是赵真,但他扮演的是“打酱油”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包拯,戏剧成就也是“包青天”的美誉。不仅如此,杨家将故事、呼家将故事、狄青故事都发生在赵真御宇时代。甚至《水浒传》讲述了徽宗朝的故事,也是从仁宗朝写的:“据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三点,天子驾坐紫辰殿,受百官朝贺。但在这些故事演义中,赵真总是扮演“背景板”,扮演“路人甲”,从不扮演主角。

“ 巨公辈出,尤千载一时”

在学术界,宋代可谓百家争鸣,形成了关学、连学、朔学、洛学、蜀学、新学、象数学等流派。这些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都生活在仁宗朝
;著名的“宋初三先生”(石介、孙复、胡媛)和“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浩、程颐)都是活跃在赵真时代的大学生。

政治家不仅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富碧、韩琦、杜衍是仁宗朝的中坚力量,还领导了王安石、张敦、吕惠卿、邓婉等新党中人,领导了“元佑更化”的司马光、吕公正、范纯仁、苏辙等老党中人,也在赵祯时代的政坛上崭露头角。

在科学界,赵真时代出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宋代最聪明的两位科学家苏松和沈括都是在赵真时代长大的。

为什么一个平凡的君主御宇时代涌现出这么多杰出的人物?

[img]242845[/img]

集体回忆“四十二年如梦”

北宋嘉佑八年(1063)3月29日,54岁的赵真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大内福宁殿度过了平庸的一生。邵伯温,北宋著名的大学生,当时才七岁,和父亲邵雍住在西京洛阳。多年后,邵伯温仍然清楚地记得:当赵振龙控制客人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城市军民甚至妇女和儿童日夜向东哭泣,纸烟遮空,天空无光”。每个人都从中悲伤,哀悼他们的祖先。邵氏的朋友周长茹去四川省剑州市普安县工作,走在乱山之间,却看到“吸水女人也戴着白纸哭”。王安石说仁宗皇帝“升遐之日,天下号痛,如丧亲”,并不夸张。

当宋朝派使臣到辽国哀悼时,他们发现辽国人民也在哀悼宋朝的皇帝,“燕国人民聚在一起哭泣”。辽国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得知赵真去世,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哀悼:“42年,我不知道军事革命。”耶律洪基还下令埋葬宋仁宗过去奖励的皇家衣服,并建造了一座衣冠墓,“严肃的事情,如他的祖先陵墓”。

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哪个宋人。经过永昭陵,他看着眼前的事情是对是错,触景生情。在墙间题下,他深深怀念仁宗时代的绝句:“农桑安业年年丰收,将军无功。42年回到梦里,春风泪流满面。”当宋人回忆起仁宗时代时,他们觉得它像梦一样美丽,容易醒来。

赵祯时代也被称为“盛治”,是治理世界的典范。“看周成康,看汉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这就是有宋之盛”——这是邵伯温对赵祯时代的评价,但几乎是宋代士大夫的共识。北宋苏轼说:“宋兴七十多年了,人不知兵,富而教,天圣,景佑极了。”南宋卫泾说:“...因此,我们应该保佑之治,振古无及,国家长远,我们必须依靠它。”

为什么宋代士大夫称赞一个显然不完美的君主及其时代?

[img]242846[/img]

“仁”:儒家对君主的最高评价

明代士大夫朱国祯纵论千古帝王,说:“三代以下,称贤主,汉文帝,宋仁宗,我明孝宗皇帝。在他心目中,只有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才配得上“贤主”之称。明代最好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年轻的万历皇帝编写了《帝鉴图》,选择了三代圣王、两宋君主“善为可法”的人,整合了81条“圣哲芳规”,其中汉文帝、唐太宗、宋仁宗的“善为可法”事迹最多。明末大学生王夫之对宋朝的整体评价并不高,但他不禁承认:“仁宗之称盛治,至今闻者羡慕。帝鞠慈节之德,宰执、台劝、侍从之臣,都是所谓的君子人,宜其治之盛也。”

赵真不是一个性格开朗、经验丰富的人。他的生活太平淡了。他出生在宫廷禁令中,长大在宫廷禁令中,死于宫廷禁令中。如果不是出于礼仪的需要,他就不允许走出宫殿。任何写仁宗传记的作者,恐怕都不能像同一个朝代的宋太祖、宋太宗、宋徽宗、宋高宗那样津津有味地描述皇帝的个人经历。


为什么宋仁宗赵真能被后世的士大夫称赞?他是什么样的君主?为什么宋仁宗赵真能被后世的士大夫称赞?他是什么样的君主?

,,,,,,,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