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最怀旧的两个时代。我们一直说汉唐的繁荣,汉唐的力量,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外部,让周边国家都屈服。
汉朝大规模攻击匈奴,让我们看到了魏青、霍去病、陈汤、班超的风采。后来,唐朝再次争夺西域,出现了侯君集、李靖、苏定方、郭孝恪、高仙芝、张议潮等众多名将。
其中,郭孝恪是最具传奇色彩的。
[img]242707[/img]
郭孝恪和徐世绩一样,都是瓦岗寨出身的兄弟。郭孝恪年轻的时候,不太喜欢生产。他觉得生产毫无价值。一个好男人会四面八方战斗,远离他。
隋末大乱时,他趁势而起,在乡里拉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后来投奔到当时正盛的李密瓦岗寨。
李密瓦岗寨破产后,他像徐世绩一样投靠唐朝,被分在李世民手下。随后,郭孝恪跟随李世民征杀四方,开始了平天下的生活。
虎牢关献计
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出征洛阳王世充。王世充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向河北窦建德求助。
窦建德为人正义,立即带领大军前来解救被李世民围困在洛阳的王世充。
此时,唐军久即将面临两面作战的危险,郭孝恪向李世民说:
“世充日月迫,尽力穷,悬首面束,翘足可待。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这是天葬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思水,随机应变,容易克服浪费。”
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王世充不足以害怕。只要他继续被包围,他就会投降。窦建德长途跋涉一定很累。我们只需要牢牢守住虎牢关,等待工作,迎接窦建德。
[img]242708[/img]
之后,李世民带着李世积、程咬金、秦琼、郭孝恪等将军,然后挑选了一些精兵,出发对抗窦建德。
结果窦建德十万大军打不赢李世民,窦建德大败被俘。王世充知道大势已去,不得不开门投降。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一战擒双亡。在庆功宴上,李世民对所有士兵说:“郭孝恪谋擒建德之策,都是众人之右。”
郭孝恪的计策,居功至伟。此后,李世民非常欣赏郭孝恪。后来,李世民成为皇帝后,郭孝恪被重用。
建功西域
公元640年,大唐贞观14年,大唐西域名将侯君集平定高昌。交河行军胜利后,唐帝国在高昌设立了西州。随后,安西都护府成立,以乔师望为首都,保护西州刺史,总领西、伊二州,治所位于交河城。
安西都护府是大唐帝国在西域设立的第一个军府,意义重大,必须派出一位能力出众的人去。
谁适合派人?
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郭孝科。郭孝科不仅是开国英雄,勇敢足智多谋,而且具有丰富的地方管理经验,可以独立,是保卫西部地区的唯一候选人。
很快,受到唐太宗李世民信任的郭孝恪出任凉州都督、安西都护、西州刺史。
郭孝恪来到西域后,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郭孝恪上任后不久,就遇到了西突厥、龟兹、雁栖等入侵,于是雁栖(yan qi)之战爆发。
贞观18年后,郭孝恪选择了3000名精英骑兵,杀死了他。他用夜袭战术俘获了王龙突骑支。自发师只用了21天就赢得了这场战斗,唐军赢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经过这场战斗,郭孝恪把大唐的威望传播到了西域。唐太宗非常高兴,专门写了一本书来表扬他的功劳。全文如下:
“卿破雁栖,俘获伪王,功立威行,深副所委。然而,雁栖绝域,地封天山,远远依深,敢于叛逆。卿望崇重,报效深,远涉战场,践行罚罪。取其坚壁,不崇朝,再轮廓游魂,无敌。缅怀的努力将是巨大的艰辛,超越危险的成功将是深刻的。”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战争成就,郭孝科人性的缺点开始出现,开始骄傲,内心的欲望也越来越多。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就像成为当地的王子一样,越来越放纵自己。
结果自己的傲慢和血淋淋的龟兹。
血洒龟兹
贞观二十一年后,为了彻底消灭西突厥的反叛活动,唐朝发动了名为“昆丘道行军”的军事行动。
李世民任命阿斯那杜尔为行军总管,契碧何力、郭孝恪为副总管讨伐横扫西域,主要是龟兹和于和。
唐军迅速突破龟兹都城,龟兹王向西逃跑,阿史那杜尔追赶龟兹王,郭孝恪负责留守龟兹城。
此时,郭孝恪变得傲慢自大。他坚信自己的能力是突出的,没有人能与自己竞争,所以他不想进城防守。相反,他带领下属驻扎在城外,没有太多防守。结果,他受到了龟兹残余势力的内外攻击。
@ 逃离的龟兹国与残余部队和西突厥突然袭击了郭孝恪的大营。郭孝恪损失惨重,不得不入城避难。
而且城里的龟兹降兵纷纷倒戈,郭孝恪面对龟兹人的内外夹击,最后死于乱箭,他的儿子郭待诏也一起战死。
《资治通鉴》记载:
城中降胡相应,共击孝恪,矢刃如雨。孝恪无敌,将复出,死于西门。
唐朝的西域名将军在战场上流血,但这有点遗憾。与其说流血,不如说死于自己的骄傲和自满。唐太宗李世民在得到郭孝恪的死讯后说:“两位将军的优缺点也有所不同。郭孝恪现在被寇虏屠杀,这可以说是他的错。”
这意味着郭孝恪责备自己。
可怜的郭孝恪一生,一生战功无数,战无不胜,最后晚年一时糊涂,断送了自己的一生英名,名声毁了。
郭孝恪:唐初名将,征杀四方结局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