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秦琼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只要开国时期的英雄没有犯任何大错误,他的后代就可以攻击爵位,但秦琼是个例外。他的头衔没有传下去。另一个有趣的一点是,秦琼是否有后人没有记录在两唐书中。按理说,像秦琼这样的大功臣,不可能没有结婚,也不应该没有孩子。当然,现在出土的墓志铭记载秦琼有一个儿子叫秦怀道,秦怀道继承的不是秦琼的头衔,而是他祖父的历城县开国公。
自从程咬金和秦琼投靠瓦岗李密后,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很多重叠的地方,比如一起被王世充俘虏,一起离开王世充投靠大唐,一起与李世民作战。他们是大唐的开国英雄,都获得了头衔,都参加了玄武门的变化。虽然他们的官职不同,但他们得到的食物是一样的。
贞观时期,他们的经历开始不同。秦琼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半退休状态,直到贞观12年去世,被追赠给徐州总督,陪葬昭陵。此外,为了表彰秦琼的战功,李世民命令人们在秦琼墓前造石。秦琼去世的第二年,他的头衔被改为胡国公,但没有记载他的后代继承了头衔。
[img]242587[/img]
程咬金在贞观时期甚至高宗时期都非常活跃,他的官职一直在上升。他在攻击西突厥的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回来后开始在家养老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头衔也发生了变化,从苏国公改为卢国公,秦琼和秦琼一起进入了凌烟阁。他死后,他的长子程默默地攻击了卢国公。
这种对比不可避免地让人困惑。秦琼的头衔为什么不继承?同时,尉迟敬德、段志轩、程咬金、张公谨等人的头衔也被继承,两唐书中都有明确记载。
有人猜测秦琼没有参与玄武门的变化。事实上,秦琼参与了玄武门的变化。即使历史记录有时矛盾,秦琼在玄武门的变化中也与长孙顺德一起行动。
也有人认为他死得太早,在贞观时期没有贡献。然而,我们可以比较两个死得更早的人。一个是张公谨,他死于贞观六年。当然,他在贞观时期做出了贡献。他参加了贞观三年开始的东突厥之战,并获得了邹国公的称号。贞观十三年来,他的头衔像秦琼一样发生了变化。他的头衔被改为谭国公。他还进入了凌烟阁,他的儿子张大象攻击了爵位。
[img]242588[/img]
另一个是刘政会,他也是凌烟阁的英雄之一。他在贞观时期什么也没做。他只有300户人家。他的头衔是邢国公。他死于贞观九年。他的儿子刘玄意攻爵,后来改为渝国公。
从这个角度来看,秦琼的头衔没有继承确实是一个谜。根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他有一个儿子秦怀道,应该出生在武德八年。秦琼去世时,秦怀道只有14岁。他年轻时没有攻击爵士吗?这似乎解释不了问题。即使他很年轻,他也会长大。李世民去世时,秦怀道25岁。即使他没有天赋,他也应该攻击爵位。毕竟,李世民从未忘记秦琼的功劳。
然而,秦怀道并没有攻击秦琼的胡国公爵位,而是继承了秦琼父亲秦季养的头衔。一开始,秦琼为唐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贞观初,秦琼的父亲被封为历城县的开国公,秦怀道后来攻击了历城县的开国公。它比秦琼的头衔低两个等级。
这是否意味着秦怀道不是秦琼的儿子,而是侄子,已经继承给了秦琼?或者秦怀道之子秦毅墓志铭的记录是错误的,秦怀道应该继承胡国公的头衔?或者秦琼没有合法的儿子,秦怀道只是一个普通的儿子?
[img]242589[/img]
或者还有其他可能,但秦琼的爵位不应该是终身爵位。
唐代的爵位一般分为九等:王(正品)、从一品(从一品)到郡王、国公(从一品)、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县侯(从三品)、开国县伯(正四品上)、开国县子(正五品上)、(五品)开国县男。
唐代继承爵位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世袭(父亲是国公,儿子继承国公)和世袭(父亲是国公,儿子继承开国县公,降低一级继承,继承次数有限)。然而,在唐代,终身爵位基本上没有出现,也就是说,爵位是一次性的,父亲是国公。他死后,爵位会自动消失,不会被儿子继承。
为什么唐初名将秦琼的爵位不能世袭?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