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乾隆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创造了一代繁荣的时代。“康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巅峰,乾隆自称“十全老人”。也有人说乾隆是个喜功不错的家伙,导致清朝衰落。很多人对乾隆的理解来自于一部《铁牙铜牙纪晓岚》。乾隆皇帝幽默幽默,甚至可以说是圣明之君,但历史上的乾隆皇帝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乾隆皇帝在位初期,仍然注重民生的发展,但不久之后,老年人昏庸,误国误民。他在位的所作所为直接损害了清朝的国力,现在他被后人称为历史罪人,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呢?
[img]242489[/img]
一是闭关锁国,盲目傲慢。
1757年,乾隆颁布禁海令,命令除广州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在颁布海上禁令之前,西方列强一直希望用一些洋枪、火炮、船舶等洋物换取中国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这是一个强国富民的好方法。然而,乾隆皇帝把清朝视为世界的中心。我不缺少大国,许多大国都是无用的。此外,他们未能很好地处理与外国投资者的关系,导致海上禁令的颁布,事实上,它关闭了清朝经济发展和与世界共同进步的大门,为后来大清落后于西方埋下伏笔。
[img]242490[/img]
第二:喜功好,军国主义
乾隆声称自己是一个完美的老人,并亲自写了一本完美的书。所谓十全是: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为一,缅甸和安南为一,即现在第二次被廓尔喀降为十。这十场战争花费了巨大的成本,浪费了大量的国库收入,导致悲伤和悲伤。乾隆后期,有许多农民起义。它基本上以白莲教起义而闻名,横扫中国几个省份,直到嘉庆七年才镇压。
乾隆本人不懂军事,又好喜功,炫耀武力大概是他最开心的事。在十场战争中,有几场战争可以通过军事压制来补充欺诈和内部分化,但乾隆喜欢坚持战斗,直到人们服务。历史上的战争成本很高。除了加强士兵的装备和伤亡补贴外,军粮的运输从出发到军营还有十多个。中间的损失可想而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伤亡换来了乾隆十全老人的称号。
三是大兴文字狱控制思想
雍正年间思想相当开放,汉人学者也可以写一些自由的文字和史书。
在此期间,几位天真可笑的学者曾静张熙建议岳中琪传说南宁岳飞的后代)起兵造反。后来,他当场获胜,并被送往首都。雍正命令曾静写《归仁说》作为附件,宣传文化的正统优势和“政治控制与主从关系,证明清帝国统治世界的合法性。
乾隆年间,乾隆命令回收销毁所有书籍,处死曾静。乾隆皇帝当政期间,残酷血腥的文字狱比比皆是,共兴文字狱130多件,动辄100条人命,连杀封疆官的事也不少见。比如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叫“一把心论浊清”,乾隆皇帝看到后大发雷霆:“国号清字上加浊字,是什么肺腑?胡中藻因“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文字狱的兴起严重破坏了科举制度和人才制度,也损害了读者的智慧,阻碍了社会进步。
第四:六下江南,贪图享乐
乾隆皇帝喜欢玩,最让人说的是乾隆六下江南,每次下江南都伴随着巨大的船队和巨大的队伍。每次南巡持续四五个月,一般有3000名官兵陪同,大约需要6000匹马和4500艘船,还有成千上万的服务员,用了数百万银,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骚扰。从北京到杭州,建了30座宫殿,乾隆皇帝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乾隆盛世”的气象。
此外,乾隆在位期间,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工程,先后将圆明园原有的28景扩大到40景,将热河避暑山庄原有的36景扩大到72景,并在圆明园外修建长春园、奇春园等景点,使国库逐渐空置。
[img]242491[/img]
乾隆从雍正手中接管王位时,国库充满了。官治清明,人民稳定。乾隆留给嘉庆的是一个国库空虚,腐败流行,江山动摇的清朝。
乾隆被后人称为历史罪人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乾隆成为历史罪犯? 事实证明这件事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