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草根出身 为什么两个人打仗这么厉害?

徐达和常遇春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为什么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精通兵法?

要说元末明初最强的将军,不是徐达,而是常遇春。这两个人帮助朱元璋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几乎没有打败过仗。徐达是一位难得的帅才,运筹帷幄,调兵方便。常遇春是明军的利刃,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无法征服的城市。

[img]242265[/img]

徐达和常遇春都非常精通兵法。他们在战场上准确把握时机,能抓住敌人瞬间的瑕疵。如果这两位将军都毕业于名校,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估计就不会那么震撼了。

事实上,徐达、常遇春都得野路子出身,即普通人,什么后台势力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学习训练了。

史料记载: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野心,长高颧骨,刚毅勇敢。”

徐达家世代务农,是个地道的农民,但徐达长相好看,胸怀大志,孔武有力,武功好。

史料记载: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奇迹般,勇敢绝人,猿臂善射。初从刘聚为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

常遇春是怀远人,实力雄厚,善于骑射。他曾经因为吃不下东西而落草为寇,然后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既然徐达和常遇春都是普通人,没有深厚的背景,为什么他们在战争中这么牛逼?

[img]242266[/img]

天赋异禀,天生就是打仗的料

在这个什么都要注意天赋的时代,努力似乎变得可有可无,但事实就是这样。封侯拜相,带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可能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真正能实现的却寥寥无几。

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奋斗,无法达到这个境界。作为另一群人,他们可能很快就会突破。徐达和常遇春是天生的战士。他们生来就是为了战争而存在的。如果他们没有遇到朱元璋,徐达可能还在耕地,常遇春可能还在抢房子,朝不保夕。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金朝创始人完颜阿骨打出生在白山黑水之间。宋辽时期,完颜阿骨打已经是封建社会,过着饮血的生活。

当严阿骨拿起武器,准备抵抗辽国时,他成为了孔武强大而聪明的战略家。仅仅11年,当时最强大的辽国就被摧毁,宋朝在金军脚下颤抖。有人教过严阿骨的书战策,有人教他手拉手安排部队,显然没有。

打仗是对天赋的考验。如果不是这种材料,再努力也没用。严阿骨打了一辈子,创立了金朝,可谓一代英雄。

在混乱的元末,吃饱饭是个大问题。参军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工作。毕竟,当兵必须吃饭,否则如何战斗。徐达和常遇春可以跟随朱元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被这种情况所迫。当时,朱元璋在叛乱前做过和尚,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做出了决定。

没有人想打仗,也没有人想过生命悬在一线的日子。徐达和常遇春不同于普通人。他们的天赋和武术都很强大。他们注定要留在历史上,让后人记住他们的名字。

勇敢的战斗,凶猛的不怕死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将军,你必须从一名士兵开始,那么在军队中晋升和建立威望取决于什么呢?这是军事成就。如果统一数百万士兵获得战略战争胜利,它可能会改变整个历史进程,这位将军将在历史上出名。

如果你只是一个小兵,想要晋升和致富,你必须在战场上努力工作。杀死敌人的人越多,你做出的贡献就越大,你就越有可能受到领导人的青睐,晋升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切的最低前提是不怕死亡,临终逃脱可能不仅不会晋升,而且会被杀死。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不怕死的人。自从他们参军后,他们把大脑绑在裤腰带上。在战场上,要么你死,要么我活。只有不怕死的战士才能活下来。

史料记载:

“子兴执孙德崖,德崖军也执太祖,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太祖即得归,达也得免。”

郭子兴是朱元璋最早的起义领袖,郭子兴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孙德崖也是红巾军的领袖。郭子兴和孙德崖原本不和谐。两军交战时,朱元璋被孙德崖抓住,这件事很难做到。当世界陷入混乱时,杀死几位起义军领袖并不重要。如果朱元璋当时被杀,就没有明朝了。

[img]242267[/img]

在关键时刻,徐达挺身而出,取代朱元璋被俘,朱元璋转危为安。因此,徐达考验了他面前的生死,以换取朱元璋对徐达的重用。幸运的是,徐达终于安全归来了。说起来很平淡。事实上,生死的速度只有一个人的生命。如果他死了,他永远不会像游戏一样。

徐达不怕死,常遇春也是如此。徐达是个智将,常遇春可以说是个猛将,当然也不缺智谋。

史料记载:

“在元兵陈集上,船离岸三丈多,无法登上。遇到春天,在太祖指挥之前。遇到春天的回应,奋力前行。敌接其戈,乘势而上,大喊大叫,元军不可战胜。”

当时,元兵陈兵采石集,这是渡河的唯一途径。船离岸边三丈多,无法靠岸。常遇春驾驶小船,直接冲向元军,手持矛戈。敌人抓住他的头时,常遇春趁势跳上岸,于是冲进敌阵。元军望风而逃,被打败。

在战场上,领导们正在观看。这是立功的好时机。他们经常遇到春勇冠军和三军。他们独自冲进敌人,杀死敌人。此时,常遇春是一名小兵,正是他的勇敢才能得到了重用。军队是勇敢的世界,是强大的世界。如果你想加入官员,进入爵位,不怕死亡是最起码的品质。

[img]242268[/img]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当徐达和常遇春从小兵晋升为中层干部或高层军官时,他们的勇敢可能无法派上用场,其他一切都取决于他们的思想。

此时,将军们需要不断学习。徐达和常遇春从小就没有学过兵法,但他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战争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迅速使士兵成为将军,将军成为指挥官。

史料记载:

“与将军攻太原,扩廓帖木儿来援。遇春言于达说:「虽然我的骑兵集,步卒还没到,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必然会杀死更多的人,夜劫可以成功。」达曰:「善。」会扩廓部将豁鼻马来约降,请为内应,选择骑夜衔往袭。"

常遇春不仅武功高强,还是一个还神射手,多次用弓箭挽救战局。大兵团作战时,将军的作用是指挥布局。一旦决策失误,牺牲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非常谨慎。

明军进攻太原时,拓廓帖木儿来救援。拓廓帖木儿元军中水平最高的将军面对的是徐达和常遇春。常遇春对徐达说:“我军骑兵已经集结,但步兵还没到。如果直接开战,可能会损失严重,夜袭是最好的策略。”

战争开始后,元军大败。徐达和常遇春以最低的成本赢得了胜利,并获得了4万支军队。太原被征服了。没有人天生什么都知道。即使他们很有天赋,他们也需要后天学习。徐达和常遇春是善于学习的将军。他们总结经验,磨练军事技能,直到成为最强的将军。

[img]242269[/img]

从平民到百万兵马指挥官,徐达和常遇春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帮助朱元璋赢得了世界,他们也被称为开国英雄。名将的道路并不平坦。开创新事业需要勇气和智慧。

归根结底,一代名将的培养,是踩着许多拦在他们面前倒下的人爬上来的,运气很重要,跟对人也很重要。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草根出身 为什么两个人打仗这么厉害?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草根出身 为什么两个人打仗这么厉害?

,,,,,,

  • 徐达简介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军的一生简述
  •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 徐达简介 中山王徐达,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将军
  • 徐达(1332~1385年),中国明朝开国军事指挥官。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初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将军,回来了。从南...

  • 徐达是怎么死的?徐达真的被朱元璋杀了吗?
  • 徐达是怎么死的? 洪武18年(1385)2月,徐达病逝于北平,享年54岁。他长期的军事生涯和辛勤劳动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无法支撑。最...

  • 常遇春的徐达和徐达 常遇春的徐达和徐达相比厉害在哪里?
  • 徐达和常遇春:在明初建立大功的将军中,徐达和常遇春(1330~1369)是最杰出的人物之一。然而,徐达不仅是朱元璋的老乡,也是朱...

  • 明朝猛将经常遇到春暴死军的真正原因 常遇春怎么死?
  • 说到大明开国名将,徐达是第一个推动者,他们经常遇到春天。朱元璋义军初起时,两人跟随他一路转战南北。从那以后,他们更加...

  • 古代那些多才多艺的奸臣们:奸臣之剧作家阮大铖
  • 阮大铖这个人,中国的知识界几乎人人皆知。然知道他不是别的,而是他是个著名的奸佞之徒。说阮大铖是奸佞之徒,实在没有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