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璧真的是史思明的天敌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往下看
公元759年,史思明杀死安庆绪,成为伪燕的第三位皇帝,开始了安史之乱的下半部分。安禄山非常强大,领导着三个城镇的节奏使者,也是叛乱的发起者,但他身后的史思明是叛军的核心力量,也是李唐朝廷最困难的对手。
宇宙万物相生相克。不管力量有多强,枭雄有多强,总会有克制他的一方。史思明虽然有一套统兵,狡猾多端,但只怕一个人。史思明和安禄山有些相似。满朝的文武安禄山都不在乎,只怕李林甫,而史思明只怕李光碧。
史料记载“又代子仪是朔方节度使。很少,是世界兵马副元帅。”
乾元两年,由于郭子仪战事不利,唐肃宗将朔方节度使的头衔给了李光碧。从那以后,唐帝国的支柱就变成了李光碧。他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原来唐肃宗李恒想给李光碧加上世界兵马元帅的头衔,但李光碧拒绝了。李光碧很清楚这一点。
正是李光璧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让他一步步高涨,也让史思明认识到了一个概念——天敌!
[img]240023[/img]
一、李光璧:敌人来袭不需要战斗,你可以接受他们的投降。
史思明成为伪燕皇帝后,他重组人马,准备再次西进攻关中。李光比原本在洛阳守卫,但滑边节打败了徐叔冀。洛阳市粮食短缺,无险可守。洛阳不得不放弃。
有人建议李光碧退役潼关,这样他就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潼关是长安的东门。潼关一旦失守,长安就会陷入危机。封常清和哥舒翰被杀的原因是他们退得太快,退役500英里,直接退役潼关。
作为一名控制权力的军事教练,他也在风暴的最前沿。当他下棋时,他可能会失去名声。俗话说,他站得越高,摔得越惨。李光碧从哥舒翰那里吸取了教训。他没有回潼关,而是选择了河阳。河阳城北部依托泽州和泸州,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朝廷的责任,还可以像手臂一样保护京畿道的安全。
李光碧退居河阳,无法坚持。史思明攻入河阳城,一时无能为力。如果他想赢,史思明必须尽一切可能让唐军离开城市。他擅长叛军的野战,而唐军在这方面略占劣势。很快,史思明想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切断河阳的粮道。士兵和马没有先移动粮草。即使很危险,李光碧也必须保持粮道。
这一次,李光璧亲自率兵赶到野水渡,但李光璧没有长时间留下来,晚上就离开了,只留下部将雍浩和千余名唐军。
[img]240024[/img]
李光碧是史思明的老对手。不知道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史思明都期待着李光碧早逝。这个机会来了,李光碧派了一个凶猛的将军李日越去抓李光碧。
史思明天生残忍,对手也不人道。他向李日月下达了死亡命令:“你必须赢得李军,否则你就不会回来了!”换句话说,如果李日月没有抓住李光碧,他就会死。李光碧知道有人会杀了他。他不在乎。他只是对留守部的雍浩说:“你在这里等敌人。你不必战斗。他们投降了,把你带回来!
雍浩是一个圆圈。为什么他在与敌人作战前投降?但军令如山,雍浩不得不按照这个“胡说八道”的命令继续等待。不久,李日月率领500名骑兵到来。当他确认李光碧不在军队时,他真的投降了。
事实证明,李日越知道史思明的脾气。如果他不能完成任务,他会死的。最好直接投降。除了生与死,投降也是一件小事。当然,李光颉也重用了李日越,一场危机得到了解决。
二、李光璧:快去,找500匹母马。
[img]240025[/img]
当然,史思明不会放弃,所以他又有了一个计划。此时,叛军实力雄厚,擅长野战,马的质量也高于唐军。为了激怒唐军,史思明命令人们选择1000多匹好马,每天在河南岸洗漱和散步。
李光比看到了1000多匹好马,心里也有了想法。所谓的士兵不厌倦欺诈,自然有相应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马。李光比命令人们挑选出500匹刚生下幼崽的母马。在叛军放马的同时,这些母马也被放在河的北岸。
刚生完马驹的母马错过了幼崽,在那里嘶嘶作响,但对面是1000匹公马。这些公马看到了这么多母马,不停地大喊大叫,认为它们在引诱它们,所以这些马冲上了母马的怀抱。到目前为止,李光比毫不费力地赚了1000匹好马。
可想而知,史思明得到消息后是什么样子的。史思明几乎绝望了。李光碧看到了一个动作,就像一个太极大师。既然他不能引诱敌人,史思明只能选择强攻。
三、李光璧:南城你只需要守两天,李抱玉:这个任务坑爹啊!
史料记载:“刚开始的时候,光毕谓李抱玉说: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两天吗?抱玉说:过期怎么样?说:弃之。抱玉许诺。”
河阳市只有2万名守军。面对叛军,唐军在数量上没有优势。是时候守卫南城的将军李抱玉了。李光碧要求李抱玉坚持两天。如果过期,他可以撤退。李抱玉果断同意了。
[img]240026[/img]
李抱玉认为,随着城市防守的推移,他可能无法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但他仍然可以在两天内做到这一点。就在战争开始时,李抱玉改变了主意。几天内,叛军被李光碧戏弄,自然积累了相当多的怨恨。一旦这些怨恨都传播到南城,叛军的进攻就相当激烈,唐军很难战斗。
这一次,李抱玉哭了。原来这两天已经是极限了。领导就是领导,总能提前预料到一切。坚守城市是必要的,但根据叛军的进攻情况,唐军将被打败。
在李光碧的手下服役,这些将军变得狡猾。战争正如火如荼,李抱玉派使者对史思明说:“我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草。我们计划明天投降!”史思明很高兴,所以他真的撤军了。
出乎意料的是,南城第二天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投降的痕迹。李抱玉利用这段时间,填补了城墙的破口,挖了沟,继续抵抗叛军的进攻。史思明非常生气,鼻子歪了,这个可以被称为英雄的角色被反复扮演,脸,里面失去了干净。
最后,在李光比神奇的军事战略下,唐军赢了,史思明输了。正是李光比的存在阻止了叛军西进的步伐,保护了潼关和长安的安全。
李光璧真的是史思明的天敌吗?一物降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