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祖大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末,朝政腐败。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北方后金异军突起,占领了明朝的许多地区。为了抵御后金军的侵略,明军派遣了将军。在此期间,出现了大量能够战斗的将军。吴三桂、祖大寿、卢象生、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都是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除了卢象升在对阵清军的过程中死亡外,刚才列出的所有猛将都投降了清朝。然而,在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中,只有一人没有投降清朝而受到虐待。这个人是祖大寿。
祖大寿,辽东人(今天的辽宁兴城)。祖大寿将门后,祖上自明朝宣德年间宁远城成立以来,一直守护着宁远。祖大寿长大后,就参军了。得益于父亲的言行,他在杀敌的过程中如鱼得水,打了很多漂亮的大胜仗。因此,祖大寿凭借其战功,于1621年担任中国军队游击队。
[img]239480[/img]
祖大寿一生都跟着熊廷碧和孙承宗,但真正让祖大寿名扬四面的是她跟着袁崇焕。袁崇焕主任辽东期间,创建了威震清军的关宁四大将军。祖大寿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个是何可纲、昂贵和赵率教。在关宁四大将军中,最勇敢的是祖大寿。
1626年,努尔哈赤集结重兵,向重要军事城镇宁远城发动总攻。在袁崇焕的安排下,参军祖大寿率兵守卫宁远城南门。在宁远保卫战中,祖大寿指挥官用大炮将努尔哈赤炸成重伤。不久,努尔哈赤伤势过重,死亡。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宁远之战。祖大寿努力工作,战后被提升为辽东副总兵。从此,祖大寿成为辽东明军的中流砥柱,为抵御清军提前入关做出了重要贡献。
1631年,袁崇焕死后不久,皇太极率领清军包围大凌河城,试图赢得明军驻扎的大凌河城。明军将领祖大寿率军输死抵抗后,在城内弹尽粮绝,城外无援军的情况下,祖大寿宣布投降清军,这让皇太极非常兴奋。让皇太极没想到的是,祖大寿只是一个欺诈,一个缓慢的计划。他很快找到了合适的时间,逃到了锦州城,然后坚守了锦州城。皇太极很生气。
[img]239481[/img]
11年后的1642年,明朝已经到了弩的尽头。清军已经围困锦州一年了,城市的悲剧已经到了吃人的地步。锦州守将祖大寿别无选择,只能再次投降。清军成功占领锦州城,为进入山海关奠定了基础。祖大寿降清后,被授予汉军正黄旗总兵。然而,祖大寿从未为清军做出任何贡献,更不用说提出建议进入中原了。
至于祖大寿的降清,还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他的第二次降清是为了大局,为了城里的人民和士兵。有人认为祖大寿第一次投降时,副将何可纲被杀。何可纲是一个铁骨铮铮的人,发誓要死,被祖大寿杀死。这是人们无法原谅祖大寿的地方。此外,像许多降清的明朝将领一样,祖大寿也被写入了《两臣传》。那么你怎么看待祖大寿降清这件事呢?
为什么将门后的祖大寿最终选择投降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