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作为北馆陶县县长,胡质是如何处理谋杀案的?

说到胡质,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胡质、字文德、安徽寿春人。曹操认识胡质是因为官员离任时的例行会见。曹操问新任副市长蒋济,江淮有个人叫胡敏,很有威望。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后代。蒋济急忙回答:他有一个叫胡质的儿子。虽然他没有他父亲那么能赞美国家事务,规划大局,但他非常谨慎,能够处理复杂的小事。他是一个能干的官员。曹操的眼睛闪闪发光,他很感兴趣,所以他征召胡质为河北省馆陶县县长。

曹操善于发现人才,可以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一县之长,是考察人才德能勤绩最好的基层岗位,这个岗位做得好,70%可以晋升。当时,馆陶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县的谋杀案,县民郭正与表妹私通,为了出轨方便,杀了丈夫程他。没想到,被下属冯谅撞见,于是起诉,两人怕奸情泄露,反诬冯谅。在大刑伺候下,一对奸人咬牙生抗,没有出息的冯谅,受不了酷刑,屈打成招。

[img]237582[/img]

胡质到任后,仔细审阅了诉状,觉得事情有些奇怪,于是,重新审理了此案。胡质发现郭正和他的表弟看起来很慌乱。此外,当他们在大厅里供词时,他们多次交换眼睛,显然他们已经提前串通了;再审冯谅犯罪时,情节、时间和地点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心有底,然后,分别拘留和审讯郭郑及其表弟,两个人对细节的描述相互矛盾,非常不同,最初诬告即将行刑的冯郑,最终被无罪释放,叛徒郭郑及其表弟,在事实证明面前心理崩溃,承认犯罪。胡质到任时间短,处理了大量积案,使馆陶县治理井井有条。

曹操最喜欢脚踏实地、务实能干的官员;反感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炫耀知识分子。看到胡质的工作如此可靠,胡质被征调为丞相府智囊团高参。东部战区司令张辽与参谋长吴周素来不和,由于意见分歧日积月累,积累了深刻的矛盾。因此,张辽请求罢免武周,并由心属胡质继任。能当张辽的参谋长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但胡质却以生病为由拒绝,让张辽很丢脸。

张辽出门后,没有好气地责怪胡质,我真诚地对待你,你怎么能这么辜负我的心呢?胡质有条不紊地给老板张辽上了一课。古人重视对方的性格,知根知底。虽然对方多拿了一点,但他也知道自己不是贪婪的人;即使偶尔打败仗逃跑,他也知道自己并不懦弱;不管有多少流言蜚语,我都不会相信交朋友。武周是一个非常优雅的人,但你有不同的意见和怨恨。我的胡质才华浅薄,远不如武周。我怎样才能与你长期友好共存?一席话,张辽脸红耳赤,既感动又羞愧,后来张辽主动请求吴周原谅,两人和好如初。

[img]237583[/img]

虽然胡质远不如张辽出名,但他绝不是一个攀龙附凤的人。他性格高尚,从不落井下石。相反,他实事求是地弥合了将军之间的矛盾,并传播了一段美好的谈话。后来曹丕继位,提拔胡质为组织部官员,后调任东莞市长。在东莞任上,胡质再次展现了他的眼光如火炬、断案如神的优秀才华。当时有个学者叫卢显,不知不觉就被杀了,犯罪现场没有留下线索。案件进展毫无头绪,基层公安民警不知所措,案件上报市。

胡质静静地走访,发现卢显的妻子年轻漂亮。在这个守寡的日子里,虽然她哭了,但她并不难过。显然,她丈夫的死对她来说并不像天塌下来那么难接受。胡质心里有个底。在案件分析会上,胡质的对手说卢显一生中没有敌人,但他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可以排除仇杀的可能性,但很可能是爱情杀戮。因此,你可以专注于卢显家附近的年轻人。你可以大张旗鼓地进行调查。

果然,敲山震虎,大规模普查带来了明显的效果,有一位读者叫李若,在接受盘问时犹豫不决,神色慌张。于是,胡质严加审问,李若牛头对不上马嘴,破绽百出,理屈词穷,只好伏案自首,又是一起奸情败露,谋杀亲夫的奸杀案。真正的罪犯水落石出,胡质得到了当地人民的高度赞扬。在任期九年的时间里,人民安定太平,治下路不捡遗,盗贼灭亡,胡质每次得到奖励,都分发给下属,因此,军民都乐于为他效力。

胡质也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不能独自治愈世界。三国时期,军阀混战,胡质领朝廷命令,主动出击,因军功加封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东吴将军朱然,包围樊城,胡质率兵轻装赴援,将军们都认为敌人来势汹汹,士气太高。但胡质认为樊城很小,兵力也很少,如果不迅速驰援,恐城破人亡。因此,在没有任何授权的情况下,星夜驰援,正是胡质的临机立断,兵贵神速,才使东吴无机可乘,不得不退兵,樊城之围得以解决。

[img]237584[/img]

朝廷高度赞赏胡质的当机决定,战后迁至东部边防司令,持节都督青、徐诸州军事。胡质在任,广开农田,积粮,还设东征台,边耕边守。在各个城市之间修建通道,使水路船舶通行,严格防守,积极备战。在胡质任中,沿海地区多年没有战争,这显然与胡质的未雨绸缪和无懈可击有关。面对胡质密不透风的防御,东吴无能为力。

胡质一生都在帮助曹家四代人。他天生勤奋深沉。此外,他对一切都很了解。他对许多表面上的事情有着深刻而清晰的思考,成为曹魏家族务实的支柱。虽然他的名气不如郭嘉、于迅、程宇等人,但他的战功也不如张辽、黄旭、曹仁等人。公元250年,胡质去世。他死后,家里没有剩下的财产,只有奖励的衣服和无数的书。胡质一生清廉,两袖清风,与发国难财的土豪大不相同。朝廷下令赞扬胡质的诚实和诚实,并给予钱谷和贞子。


作为北馆陶县县长,胡质是如何处理谋杀案的?作为北馆陶县县长,胡质是如何处理谋杀案的?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谁是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将军?为什么他被羞辱?
  • 将军战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成全名节,“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与英雄。自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身享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