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来看看吧!
一、刘宋源起
宋朝(非赵匡胤)被称为刘宋,也被称为南宋。它是魏晋南北朝著名的第一个政权。刘宋起源于东晋后期,朝纲腐败,地方军阀分裂。其中,桓玄率先反叛司马家族统治,进入建康,建立了楚朝。起源于基层的刘裕抓住机会,开始叛乱,很快打败了桓玄,建立了晋安皇帝司马德宗。
在接下来的16年里,刘裕先后摧毁了南燕和后秦的政权,击败了桓氏余党、孙恩、刘毅、卢循、乔纵、司马休等地方势力。除平定东晋原地区外,还获得了许昌、洛阳等军事要地。占领这些地方后,刘裕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东晋和傀儡皇帝不再需要存在。因此,公元420年,刘裕废除晋恭皇帝后自力更生,建国称为“宋”。为了区分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赵宋),后世史称为“刘宋”。
二、威震四方
刘宋成立后,持续了59年,领土到达潼关以东、黄河以南,是南朝最长、最广阔的政权。同时,刘宋政权最大的意义是阻断黄河附近的北方政权,使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获得了长期的民生修养和发展。
然而,刘宋政权的广阔领土并不是刘裕的功劳。事实上,刘裕的猛将们为开拓领土做出了不屈不挠的贡献。在这些猛将中,最大的功劳是檀道济。
[img]236906[/img]
檀道济出生于北方牧民,后来在生活压力下迁移到南方。公元404年,他与兄弟刘裕一起参加了桓玄之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取得了成功,抓获了桓集团的桓振。后来,他跟随刘裕平定了各种起义军、山贼和地方分裂势力,以勇敢的战斗和领先的名声赢得了刘裕的赞赏,并不断晋升。
直到刘裕世子刘一福担任守京口的将军,谭道济才凭借卓越的军事成就晋升为刘一福的司马和临淮太守,并在此后加号为冠军将军。刘宋成立前的最后一场战役是北伐后的秦朝战役。谭道济和刘裕一起出去了。
一路上,檀道济连战连胜,攻无不克,俘获了姚坦、杨业、韦华等后秦军总将领。檀道济虽然勇敢,但不嗜血,容易杀人。相反,它有一颗善良的心。后秦将领归来后,檀道济的士兵们鼓励杀死囚犯,但檀道济说:“今天就是讨伐罪人、哀民的时候!”然后释放所有囚犯。
檀道济的仁厚使他出名。后秦军民知道自己投降后会被善待,于是纷纷投降。很快,后秦政权就被刘裕淘汰了,檀道济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加官进爵。
三、抵抗北魏
刘宋建国后,檀道济作为辅助刘裕创业的身份和功劳,再次被加官入爵,在权力中心有很高的发言权。而刘裕则在成立后的第三年,突然病逝,世子刘一福继位。
由于刘一符只有17岁,朝政权力由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控制。刘一符太贪玩,缺乏政务,不断把宗室输入朝廷当官,在宫内训练士兵,故意控制和清理朝廷的迹象。因此,徐羡之等大臣配合檀道济废除了刘一符,为后来的宋文帝支持刘一龙。
刘裕去世时,北魏也统一了北方。他们认为时机成熟,刘宋没有威胁因素,于是开始攻打宋朝,迅速攻占洛阳和虎牢关。宋朝将军抵抗不力,所以檀道济被授予全军总督,与北魏作战。
在此期间,北魏得知檀道济大军缺粮,于是率军围攻檀道济,孤立无援的檀道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让士兵们在仓库里搜出所有的粮食,上面装满了几百袋假粮,下面装满了泥土,然后展示在军营前。半夜,北魏哨兵看到宋军营附近有大量的粮袋,粮食满了。他们认为刘宋军缺乏军粮的消息是诱敌之策,于是解除了围困,撤军70英里。因此,檀道济迅速率领主力撤出包围网,保全了抵御北魏的实力。
四、冤枉功臣
刘宋后期,北魏继续进攻,檀香反复抵制成功,努力工作,但檀香的地位和功劳也逐渐引起了宋文帝的怀疑。
在后期,宋文帝经常想到檀道济掌握了军事权力,拥有一堆精锐的士兵和将军,他的后代都勇敢而善于战斗。此外,他经常感到害怕和担心,因为他以前废除了刘一福,建立了自己的上级。
[img]236907[/img]
刘一康也担心檀道济会独自掌权甚至篡夺王位。因此,刘一康建议宋文帝命令檀道济入宫,解决隐患。入宫后,檀道济与宋文帝交谈过去,但当他准备乘船返回驻地时,他收到了逮捕令。檀道济沮丧而愤怒地问:“北魏还没有决定,为什么要毁掉长城。”。@ 檀道济被定罪,包括他的下属,都被三族杀害。
五、历史背景色
一般来说,檀道济早期与草根皇帝刘裕一起出生死亡,取得了足够的威望和奖励。在中后期,檀道济一方面参与了政治变革,为宋文帝的猜疑埋下了种子。另一方面,他掌管了军事权力,遭到了其他刘氏族的嫉妒和诽谤。
最终,尽管忠诚但功高盖主的檀道济,依然逃不掉命运的安排,被冤枉定罪,悲剧结束。然而,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上最真实的背景。臣子能力过高,功劳过大,君主无法控制,缺乏远见。君主怀疑很有可能导致臣子叛乱。这种现象在南北朝时期非常普遍。后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方法层出不穷,但从未结束。
南北朝战功赫赫的名将,檀道济怎么不能善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