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淮南王刘安的身份是什么?他为什么要造反?

淮南王刘安今天的身份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代淮南王刘安非常有名,才华横溢。他的《离骚传》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就连司马相如这样的名人也对他赞不绝口。与《山海经》一样著名的《淮南子》也是由门下的客人编撰的。刘安是主编。

据说他也是豆腐的发明者,多才多艺。

然而,这个人不仅是一个专注于学术兴趣的学者,也是一个阴谋阴谋的政治家。他长期秘密谋反叛,最终在反叛的前夕,事情被揭露,自杀。

西汉有三个淮南王朝,结局都很惨。第一个是西汉开国大将英布,为吕后杀人;第二个是刘邦的儿子刘昌,他失败了,死于绝食。刘安是刘昌的儿子。他是汉武帝的叔叔。他也在谋杀叛乱。

那么他和汉武帝有什么恩怨,为什么要造反侄子呢?

[img]235478[/img]

其实说来话长,往上要跟他父亲刘长和汉文帝刘恒得恩怨。

据说刘邦当年有八个儿子,吕雉迫害后只剩下两个了。一个是汉文帝刘恒,他早早离开,扮猪吃老虎,最后王者归来,夺位称帝。另一个是淮南王刘昌,他从小由吕后抚养长大,母子关系深厚,幸免于难。

诸吕之乱后,刘家八兄弟,最后只剩下他们两个了。兄弟俩也深感皇室的亲情不易,关系还算亲密。

刘昌很小,汉文帝很照顾他。他经常和刘昌一起旅行,让他和自己一起享受天子座。即使刘昌傲慢、无法纪律、犯了多余的错误,汉文帝仍然感受到了手足之情,并没有调查。

因此,刘昌变得越来越傲慢。当时,他是西汉王朝的二号人物。就连太后和王子也给了他三分。他甚至站在封国的另一个立法制度上,效仿皇帝的行为,就像学者没有注意到他的兄弟一样。然而,汉文帝仍然发扬了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对自己的独生子弟给予了优待,并与他闹事。

但是,毕竟是一个国家的君主,有些事情还是要有底线的。比如谋反,那就没办法了。

刘长真的很傲慢。他认为自己和刘恒一样,是刘邦的儿子和普通人。那么世界上应该有一半的人。刘恒当然不能给这个,所以刘长开始谋杀叛乱,自己抢劫。不管怎样,他也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

公元174年,刘长谋反事败露,被诏到长安治罪。

据估计,刘长平时习惯了傲慢。他对此完全漠不关心。他认为他哥哥是在责骂他。但我没想到刘恒这次会变得真实。在大臣们的反复要求下,刘恒命令废除王位,搬到蜀县安置。

事实上,刘恒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以合理地说,杀死刘长犯并不过分。只是浪费他的王位,搬到蜀县。朝廷仍然负责日常生活。按照刘恒的意思,这就是教训他,当他知道自己错了,然后回来。

但是刘长哪受了委屈,马上就不干了。绝食来了,结果饿死了。

[img]235479[/img]

后来,汉文帝刘恒将其封国一分为三,封给了刘长的三个儿子。其中,刘安继承了淮南王位。

本来说起来,汉文帝对刘长一脉,也算是恩待。但从刘安的角度来看,那就不一样了。

@ 父亲的死与汉文帝直接相关。毕竟,这是汉文帝的旨意,导致刘昌绝食死亡。此外,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想到汉文帝故意杀死刘昌。首先,刘昌非常傲慢,无法纪律,甚至叛乱。第二,刘昌死后,他的封国被分为三部分,这大大降低了对中央政府的威胁,这相当于变相削减诸侯。

另一点是刘恒,从法律上讲,他没有资格继承王位。他和刘昌都是普通的儿子,但刘昌有一个优势。他的生母早逝,由吕后抚养长大,相当于继承。这也可以被视为合法的儿子。

这就是为什么刘长一直想谋反,在他看来,这个王位本该是他的。

帝王家事,本来就是无情居多。

@ 为了巩固权力,汉文帝故意杀死刘长的可能性并不排除。当时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一尺布还可缝,一桶米还可捣,兄弟俩不相容。”

[img]235480[/img]

意思是刘长和汉文帝之间的矛盾。

而这些,在刘安心中埋下了不平衡的种子。

作为刘长一脉的正统继承人,他自然认为自己应该是正统的皇室。汉武帝的位置是他祖父从他父亲那里抢走的。这不是谋反,而是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且,汉文帝需要对父亲的死负责。

国家仇恨,堆在一起,导致刘安对自己的小侄子不太感冒。

当然,这只是一种情感基调,不会让刘安走谋反之路。否则,他将完全开始七国之乱。

有趣的是,汉武帝刘彻皇后陈阿娇肚子不争气,登基久了,却没有孩子。当时太尉田芬和刘安在商业上互相吹嘘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聊了聊,说如果汉武帝继续这样下去,血脉断了,这个王位一定要你刘长来做。这是当朝太尉,汉武帝得亲叔叔说的,这把刘安带进了梦里。尤其是后来刘安夜观星象,看到彗星长尾,是因为兵变。他联想到汉武帝死后无子,诸侯争位。所以预计汉武帝会很快挂断电话,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赢得这个大位置。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刘安私下囤积武备粮草。幸运的是,他发现得很早,影响也不是很糟糕。汉武帝没有做更多的调查,只是削减了两个县,做了一点惩罚。

但刘安还是没有放弃。他仍然相信自己看到的天象,所以他仍然准备叛乱。最后,他被孙子的举报揭露。刘安谋反失败,最终自杀。

[img]235481[/img]

这是刘安谋反的一般原因和过程。有世仇,也有利益驱使。

当然,这里还要提到汉武帝的名字标签——推恩令。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削藩良策。面对政策诸侯,只有两个结果,要么老老实实接受,少生儿子,这样分居就可以慢慢分开。如果代代相传,这张纸的推恩令可以直接无效。但很明显,老刘家的人最有可能生儿子。而且,如果玩单传,估计朝廷会很硬。说到硬,七国之乱后,地方诸侯基本上没有反抗的能力。

@ 温水煮青蛙,诸侯只能眼睁睁的被玩死。唯一的一线活力就是造反。如果你赢了怎么办?

作为“推恩令”的直接受益者,刘安自然知道这一举措有多困难。他必须找到对抗的方法。这可能是他叛逆的真正原因。至于所谓的天象梦,这可能只是一个借口。


淮南王刘安的身份是什么?他为什么要造反?淮南王刘安的身份是什么?他为什么要造反?

,,,,,,

  • 汉灵帝大造裸游馆:特选美丽宫女为其裸体划船
  • 大多数中国古代皇帝喜欢娱乐。娱乐有不同的规模和形式。其中,水上游乐是主要的娱乐方式。水上游乐主要是游览湖泊。在过去,...

  • 哭也是一种能力:汉高祖刘邦两哭嬴军心民心
  • 刘邦成为皇帝是不允许的。刘邦在这个过程中哭了两次。这两次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邦的诡计令人钦佩。他值得成为一代创...

  • 揭秘:班婕钰被惨害 汉成帝[牡丹下死]之谜
  • 班婕钰(前48)——前六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形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姑。汉成帝的妃子,善诗...

  • 汉朝皇帝刘恭为何被罢黜?与吕后有什么关系
  •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国家,虽说皇帝无数,但是其中也不乏遭废黜的皇帝,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没听范增的暗示杀了刘邦
  • 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项羽就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 这...

  • 汉朝皇帝刘恒:汉朝历史上最孝顺、最节俭的皇帝
  • 文帝当政之初,就用母亲教给他的黄老之术治理天下,与人民休息,造福人民。登基后,他连发两条诏书,表示要做亲民皇帝,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