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曹操不称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img]232488[/img]
对曹操的历史评价大多来自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有人说他“叫汉相,其实是汉贼”。在京剧中,曹操也用白脸表现出阴险、狡猾、足智多谋。
根据这个形象,“衣带诏”事件发生后,曹操应该杀死汉献帝自力更生,但为什么乱世的“奸雄”不仅没有浪费皇帝的自力更生,而且直到死亡才成为皇帝呢?
[img]232489[/img]
@ 在曹魏势力内部,长期以来,仍有忠于汉朝的文臣势力。曹操最初开始军队,响应袁绍的号召,打着帮助汉朝的旗号。董卓死后,曹操“勒索天子命令诸侯”,仍然打着大汉正统天子的旗号,吸引了许多有才华的人前往工作。这些人以迅为代表。
[img]232490[/img]
与曹、夏侯等曹操的直系不同,在于迅等人心目中,刘家汉仍然是世界正统。他们为曹操效力,曹操有能力“帮助汉朝”,帮助汉朝皇帝实现“ZTE”。在他们的想象中,一心帮助汉朝的曹操必须在平静世界后还给汉朝皇帝。
这就是为什么作为魏国第一谋臣,一向深知曹操心意的于迅强烈反对曹操进入魏王,加入九锡。他看到了曹操篡夺汉朝的决心,作为一个“汉朝大臣”,他永远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后,曹操虽然杀了于迅,但朝鲜的“汉朝大臣”力量并没有完全消除。
[img]232491[/img]
@ 曹操不是皇帝,为儿子曹丕铺平了道路。曹操作为一代英雄,被评为“政治家、军事家和作家”。当然,文学和武术是无关紧要的。再加上他出色的个人魅力,他的文臣和将军自然是忠诚的。
然而,曹操能够压制这些与世界作斗争的人,并不意味着曹丕能够压制他们,更不用说像于迅这样敢于直接与曹操翻脸的重要大臣了。因此,曹操把称帝的机会留给了曹丕。儿子接替他后,他以皇帝的身份加入了官员,赢得了人民的心。“如果命运在我身边,我就是周文王。”这反映了曹操的政治智慧。
[img]232492[/img]
@ 曹操并不那么关心皇帝的头衔。曹操被授予宰相后,没有任何政敌,成为中国北方的实际控制者,实现了他“大汉征西将军曹侯”的梦想。
此外,皇帝的名字更像是一个“活靶子”,而不是一种名誉。袁术是第一个称帝的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曹操永远不会愚蠢到失去“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的巨大政治优势,成为军事上其他力量的目标。
[img]232493[/img]
综上所述,曹操作为一名政治家,一定要考虑不称帝。所谓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不称帝”绝不是意外。这位政治家的大智慧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势而为。
曹操为什么不废帝自立?为什么曹操不废帝自立 曹操死后不称帝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