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周末天子姬延的晚年经历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历史剧《大秦赋》正在播出,涉及到周朝灭亡前后的历史事实,相当戏剧性,也让观众感慨万千。那么,作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红(音同南,三声)是如何把王朝带到死胡同的呢?他死前经历过哪些难以忍受的经历?最后的目的地是什么?
姬延是周朝第41位天子,是周朝的儿子,周六年(前315年)登上王位。自从周平王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以来,周朝的国情日益衰退,王室直辖的领土(即“王畿”)不断萎缩。最后只剩下洛邑及其周边30-40个城市,人口只有3万多,不如一个中等诸侯国。
[img]232095[/img]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这个“弹丸之地”,早在周红王即位之前,也被分为两个敌对的公国:西周和东周。虽然他名义上接受了天子的管理,但他实际上经常各行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实际上成为了一个空名但没有土地和人口的“寄居者”。起初,他住在东周,然后在秦国的威胁下搬到西周,即王城洛邑。
不仅如此,早在周平王开始的时候,诸侯们就开始看不起王室,而周桓王甚至被郑国将领朱丹射伤肩膀,被视为王室权威落地的象征。到了周红王时代,诸侯们只有出于争霸的需要,才会暂时打出“尊重王室”的旗号。战争结束后,他们立即对他漠不关心,甚至没有支付象征性的贡品,这往往使王子感到沮丧。
虽然生活相当艰难,不受诸侯欢迎,但周红王试图保持作为天子的尊严,尽管这种努力看起来如此苍白和荒谬。然而,秦国的快速崛起和加快山东国家合并的现实极大地刺激了周红王。他非常担心秦国迟早会推翻周朝。虽然他不是一个暴力的国王,但他必须承担死国王的责骂,这是他永远无法忍受的结局。
由于周红王不愿意坐以待毙,他开始积极联系其他诸侯,共同讨伐秦国,重建王室权威。然而,由于山东国家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对周红王的真实意图充满怀疑,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对王室领导人联合伐秦不感兴趣。直到长平战争(前260年)之后,秦国的凶残和强大的武力才让山东诸侯因恐惧而清醒,最终同意了周红王的计划。
只有在向富商借钱后,周涛王才勉强拼凑成一支军队
[img]232096[/img]
得知诸侯们对伐秦计划感兴趣的消息后,周红王欣喜若狂,迅速任命西周文公姬为讨秦联军指挥官,并招募了一支5000或6000人的军队前往前线。然而,由于皇室财政紧张,他根本拿不到足够的钱来购买武器和粮食工资,迫使周红王向洛邑市的富商借钱,并承诺一旦军队赢回朝鲜,他将用战利品加倍偿还。
由于有天子的声誉作为担保,富商和富人慷慨解囊,军费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59年(前256年),在准备工作准备就绪后,姬指责带领周军前往伊阙,并敦促其他六国派军队见面。然而,令王失望的是,除了楚和燕共派出数万兵力参战外,其他四国害怕冒犯秦国,没有派兵参战。
姬楚知道,用成千上万的军队攻打拥有数十万士兵的秦国,无异于用鸡蛋击石。恐怕在他到达函谷关之前,他会被全军摧毁。因此,姬楚不得不解散讨秦联军,然后带领周军沮丧地返回洛邑。由于周军失败,周红王自然无法履行用战利品偿还债务的承诺,债权人可以想象,在得知投资“浪费”后,他们的愤怒。
由于商人阶级在周朝的力量非常强大,周天子没有后世皇帝的绝对权力,债权人没有选择忍受,而是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挥舞着债券向天子收债。场面非常有趣和活泼。在这方面,周红王非常羞愧。为了避免债权人无休止的骚扰,他干脆跑到宫殿的高台上躲起来。
在高台上,周王忧心忡忡。他不仅后悔自己最初的轻率决定,还担心秦国不会放过他。因此,他感到羞愧和恐惧。当他周围没有人时,他不可避免地会暗自哭泣。周天子是如此的沮丧,这是一个永恒的轶事。至于宫殿门口的债权人,他们也很生气,也很讨厌,所以他们称这个高台为“逃债台”,这也是成语“高债台”典故的来源。
[img]232097[/img]
虽然周红王的伐秦半途而废,但却惹恼了秦昭襄王,后者立即派大将嬴划军。周红王自知难以抗拒,便派姬指责秦谢罪,称“自愿”献出九鼎、城市和人民,以换取自己的生命,并得到秦昭襄王的同意。同年(前256年),81岁的周红王因羞耻而死亡,800多年前的周朝灭亡。七年后(前249年),秦庄襄王派丞相吕不韦攻灭东周公国,原王畿的土地全部被秦国占领。
周末天子姬延晚年的经历怎么样?80多岁被债主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