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北宋赵普,
在古代,能当宰相的人可以说能力相当不错,每个朝廷的宰相都有自己独特的做事风格。虽然他们的做事风格各不相同,但北宋的宰相却十分令人钦佩。他是当时的开国功臣赵普,也是著名的宰相。虽然他已经成为宰相,但很多人记得他读书少,但他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宰相,也是一个好官。此外,人们讨论的是他治理朝廷事务全靠半本的论语,那么赵普真的是读了少于半本的论语来处理事务吗?
[img]228621[/img]
根据史册上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赵普只是不喜欢像其他人一样只读书。他对书中的内容不感兴趣,但非常喜欢处理事务的技巧或策略,经常学习前人的处理方法。按照这种说法,赵普没读多少书,但并不意味着他读的书少,只是涉及的领域不同,文采低于别人。据说正是这样,赵普还开了很多玩笑。
[img]228622[/img]
有一次,宋太祖在思考如何确定他的年号,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确定。后来,宋太祖制定了乾德年号后,他感觉很好,暗自高兴。不仅如此,宋太祖还在满朝百官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如此令人满意的年号。赵普一听到皇帝如此喜欢这个年号,就附和了拍皇帝的马屁,说皇帝博学多才,这个年号只有今天皇帝才能想到。宰相都认可了,皇帝更是沾沾自喜,于是以乾德为年号。但不久之后,皇帝在后蜀的一面铜镜里看到了乾德的字样,于是他问朝廷的百官是怎么回事?
[img]228623[/img]
然而,赵普并没有涉及到书中的很多东西。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他只是尴尬地看着皇帝,无法回答。堂堂一国宰相对于年号都能这么不清楚,也许已经找不到第二人了。在如此尴尬的气氛下,被当时的翰林学士卢多逊打破了。卢多逊说这个年号已经被蜀国用过了。然而,让赵普更尴尬的是,皇帝听了卢多逊的解释后,脸上挂不住,于是把所有的愤怒都放在了赵普身上。当时皇帝在赵普脸上画了一支墨笔,还骂他读书少。
[img]228624[/img]
一个国家的宰相在满朝百官面前被皇帝羞辱了。也许很少有人会相信这一点,也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这是否真的发生了。不管皇帝有多生气,他都不会在公共场合羞辱他的臣子,以显示他的威严和善良,否则他很难说服公众。但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赵普确实是关于史书读得少才会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img]228625[/img]
这件事发生后,赵普决定开始读书。每次他下朝回到家,他都开始把自己锁在书房里读书,每次都读到很晚才出来。然而,当时没有人知道他读了哪些书。他只知道每次上朝,他都喜欢嘀咕昨天读的几句话。后来,当他去世后,后人整理他的东西时,他发现他每天读的书实际上是打开孩子智力的论语,只有一半。虽然后人对赵普的行为非常困惑,但他无法理解他读论语的真正意图,但他一直坚持读这半本论语也非常令人钦佩。
[img]228626[/img]
但是,为什么只读半本论语的越普能成为当代宰相呢?正如上面所说,虽然赵普不喜欢看文本,但他非常擅长阴谋和阴谋。他的职业道路主要是皇帝。他利用阴谋为皇帝处理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赞赏。据说他也是当时陈桥起兵的主要策划人之一,因此他为宋朝做出了巨大贡献,身居高位。在那些重大事件之后,他是主要的设计师之一,即使他没有涉及太多的书,但他的策略和能力是皇帝非常欣赏,这是他可以成为首相的原因之一,不仅可以帮助皇帝,而且可以帮助皇帝巩固法庭权力。因此,即使朝廷里有些人对他不满意,他仍然可以成为宰相。
为什么赵普能成为北宋的宰相? 所谓的半本论语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