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孝文帝拓跋宏带来的文章。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生下长子后,有了亲政的机会。按照儿子贵母去世的规定,孝文帝的生母被立为王子时不得不自杀。因此,孝文帝是由祖母冯太后抚养长大的。
三岁时,献文帝因对冯太后不满,禅位给了年仅三岁的儿子,做了太上皇,后来被冯太后拘留致死。
此时,太后冯重新掌权,对当时动荡的北魏进行了大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孝文帝只是个孩子,但他目睹了祖母的政治技能如何使这个国家走上正确的轨道。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留下了23岁的拓跋宏。然而,在我们普通人刚大学毕业的时候,经过冯太后的精心培养,拓跋宏已经成为一名古老的政治家。
[img]225425[/img]
虽然他的亲生父亲被冯太后迫害,年轻时几乎被冯太后迫害,但冯太后在拓跋宏的孝顺和尊重下非常照顾他。更重要的是,拓跋宏亲眼看到了北魏是如何被冯太后扶起来站稳脚跟的。他知道冯太后的决定是正确的。
因此,拓跋宏坚定不移地决定贯彻冯太后的一贯政策,实行汉化。
众所周知,南北朝被称为五乱华,汉族被各种少数民族欺负,非常悲惨。北魏的拓跋氏也是少数民族之一——鲜卑族。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打家劫舍还可以。如果他们想治理世界,他们不能靠马背上那套。比蒙古强,最终统治了不到100年;后来,清朝很好地完成了汉化,统治了200多年。
拓跋宏知道,北魏要想长期统治中原,就必须实行汉化,利用汉族的文化和智慧来管理世界。
为此,拓跋宏不仅重用汉官,而且大规模模模仿汉族礼仪,恢复了许多汉族朝廷的许多规定。
[img]225426[/img]
而且,为了实现完全的汉化,拓跋宏决定改姓!
这个决定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这表明拓跋宏有很大的勇气。即使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即使改名字,也不是很常见,更不用说改姓了。为了实现中国化,拓跋宏坚定不移地做出了这一惊人的决定。
在皇帝的带领下,鲜卑的复姓都变成了单音汉姓。以拓跋为例,改为元,从此北魏皇室都姓元,拓跋宏也改为元宏。独孤改为刘,何楼改姓何..
更有勇气的是,元宏不仅改姓,还改国。原来当时的国家都是平城,现在是陕西省大同市。然而,元宏认为平城北部不利于统治世界。因此,他排除了众议,承受了许多鲜卑贵族的压力,将国家迁往洛阳。
[img]225427[/img]
可以说,元宏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勇敢的改革家。他的改革给北魏带来了命运的变化。从短期来看,元宏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北魏的国力,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
然而,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北魏也酝酿着一场灾难。就像光和阴影的关系一样,光越强,阴影就越暗。
孝文帝拓跋宏执政后如何治理世界?北魏最伟大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