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高士廉的文章。
事实上,长孙无忌可以认识李世民,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高士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六。
长孙无极的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妹妹长孙无忧无虑,到处都被欺负。高士廉叔叔看到两个孩子无助,很穷,他把妹妹和两个孩子带回家,亲自教长孙无极,长孙无忧无虑的阅读和识字。
[img]224464[/img]
高士廉是隋朝的治礼郎。他和李渊关系很好,有很多联系。当他看到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很有才华时,他向李世民介绍了长孙无极。由于他们年龄相仿,经常一起讨论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后来,高士廉将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无忧嫁给了李世民,使他们的家人与李世民的关系更加亲密。
杨迪皇帝杨光长期以来一直在军国主义,大兴土木工程,这让世界各地的人民感到不安,把社会经济推向了绝望的境地。有抱负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联合起来,奋起反抗。这时,隋朝可谓天下大乱。
杨迪皇帝的伟大事业已经有13年了,也就是公元617年,瓦岗军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起义。来自世界各地的军阀纷纷起兵。驻扎在太原的唐国公李渊也在晋阳起兵反隋,从而开启了李唐王朝。
武德五年,公元623年,高士廉与长孙无极等人一起回到唐朝,协助李世民,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g]224465[/img]
唐初高士廉权重高,对人却很低调,受人喜爱,他的“德”行更是受人称赞。
在高士廉当官的地方,民风不好。他纠正民风,有时亲自指导,对人民非常善良。在高士廉的指导下,民风越来越好。他还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他经常在业余时间举办文学聚会,吸收知识渊博的人,交流指导,为唐朝输送人才。
有一次举办文学聚会,很多有学识的人推荐朱桃椎去见高士廉,但朱桃椎不想当官,更不想参加任何文学聚会,对每天念叨的高士廉也不感兴趣。消息传到高士廉,他知道朱桃椎是个有学识的人,于是亲自去了朱桃椎的住处,礼貌地邀请他出山。
[img]224466[/img]
朱桃椎一看到大家都来家里请他,还是那么有礼貌,便放下执念,去参加聚会。这件事在当时也成了美谈。
当时高士廉的风评很高,连李世民也评价他说:“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
高士廉病逝后,唐太宗李世民伤心欲绝,想去吊唁,但当时病重,行动不便。方建议他不要去,但李世民说:“高公和我不仅有君臣关系,还有老婚姻关系。我们怎么能听到他的坏消息而不吊唁呢?”
长孙无忌听说后,也赶过来劝说,李世民这才放弃,回到宫中为高士廉遥相祭,十分悲痛。
两年后,李世民去世,唐高宗在李世民的寺庙里供奉高士廉的精神位置,并将其追赠为太尉。
凌烟阁高士廉的排名是什么?受到全世界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