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他是曹操的养子,曹真为什么最后郁郁寡欢?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桥(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曹魏名将三国时期,官至将军、司马。当他的父亲为曹操招募人员时,他被州郡杀害。曹操把他当作父母和孩子对待,因为他同情曹真的年轻人失去了父亲。他让他带领虎豹骑马,因为他欣赏曹真的勇敢。曹真在守卫曹魏西北边境时表现出色。魏文帝时期,督察将打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魏明帝时期,他多次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于231年,死于元侯。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img]223556[/img]

据史书《魏略》记载,曹真原姓秦,父亲实际上是与曹操有兄弟之交的秦邵。秦邵早年与曹操关系很好。兴平末年,曹操与袁术在豫州作战,秦邵也与曹操部落作战。有一次,曹操带领下属外出调查,不幸被袁术士兵发现。曹操带领一群人匆匆而逃,袁术部下穷追不舍。关键时刻,随曹出征的秦邵为了掩护曹操,毅然把自己乔装成曹操的样子,策马迎战袁术军队。

袁术的下属认为秦邵是曹操本人,立即集中力量追赶战斗。秦邵最终输给了袁术,在敌人的剑下染血。曹操终于逃脱了袁术的追赶和秦邵的掩护。后来曹操非常感谢秦邵的救命之恩,于是把秦邵的儿子秦真收养成了自己的义子,还帮他换了曹姓,归入曹氏族谱。曹真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在魏国的强大道路上为曹操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而且《三国志》的记载却大不相同。根据《三国志》,曹真是魏武帝曹操的族子,他父亲的名字叫曹邵,是曹操的亲信。曹操开始攻打董卓时,曹邵在曹操的指挥下为他招兵买马。后来,黄婉在豫州战争中杀害了曹邵。曹邵临死时,一时放心,知曹真,便把儿子托付给曹操。曹操遵守诺言,收养曹真,努力培养他,使他成为一名英勇善战的将军。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11月辛未,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组成联军在河西作乱,时任镇西将军曹真率领众将进取诸胡联军,大获全胜,平定河西,据《魏书》记载,这场战争“斩首5万多级,获生口10万,羊111万,牛8万”,破胡告号传到洛阳后,曹丕非常高兴,笑着说:“我在幕幕内运筹帷幄,诸将在千里之外奋勇作战,相应若符节。前后战克获俘,没有那么多[6]。没有那么多的[6]前后战克被俘。”[7]这场战争重新开辟了西域与中原王朝之间的交流之路。次年2月,姗姗、龟兹、于和王各派使命,曹魏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

太和四年秋,诸葛亮命令魏延、吴一发动阳溪谷之战。诸葛亮连续两次北伐攻打曹魏。曹真在公元230年升为大司马。曹魏的第一个战略是先吴后蜀,但诸葛亮的反复进攻让曹真再也受不了了了。曹真上表要求出兵攻打蜀汉,自动请战回击诸葛亮。魏明帝也同意他的想法,并派军队支持曹真。不过,司空陈群认为斜谷进军不利,反对这一进攻计划。于是,曹真再一次上书,提出了子午道的计划。然而,这仍然遭到陈群和其他人的反对。他们都认为这样的大规模战争要花很多钱。魏明帝将陈群等人的意见下诏给曹真。但曹真却以此为诏书带兵出发。

曹真从子午道南入,司马懿从汉水逆流而上,曹司两军在南郑会师。曹真还派郭淮、费曜从斜谷道、武威协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曹震一出战就遇到了大雨。子午道的大雨使曹震停滞不前。水陆并进的司马懿也被大雨淋得像一只落汤鸡。军队无法前进。曹震、司马懿等人不得不在营地等待机会。谁知道呢,这是一个月,大雨已经三十天没有停止了。战争的士气已经逐渐消退。

[img]223557[/img]

曹操收养曹真后,对曹真很好。曹真长大后,也是一位难得的勇敢之士。他在许多战斗中屡获胜,在军队中树立了巨大的威望。

后来,曹真去洛阳拜见皇帝。皇帝高度认可了曹真的功劳,并将他的官职提升为大司马,允许曹真佩刀上朝。曹真看清楚形式后,建议皇帝与四川作战。曹睿皇帝批准了曹真的建议。

8月,曹操带领大批人从西安出发。曹真出发前和司马懿商量,两人在汉中南郑会面。曹真代带领行军前行,道路崎岖而遥远。恰好八月是梅雨季节,有些栈道被水冲走了。曹真反复思考,下令撤退。曹真在回来的路上生病了。当他回到洛阳时,他的病情恶化了,很快就死了。

更不幸的是,栈道断绝的消息从前线传来。魏明帝还下达诏书,要求曹真撤兵回洛阳。不得已,曹真含恨奉诏撤兵而归。司马懿只好班主任回朝。曹真在大雨中一直染病未愈,带病回洛阳后,也一直郁郁寡欢,公元231年(太和五年),曹真去世,死于元侯。长子曹爽继承了爵位。魏明帝追忆曹真的功绩,下诏说:“大司马一生忠孝,辅助二祖,不邀宠,因为他是皇室;对外,他不鄙视穷人。他真的是一个守成业、忠职守、道德高尚的人!五个分封曹真的儿子羲、训、则、彦、白为列侯。”


他是曹操的养子,曹真为什么最后郁郁寡欢?他是曹操的养子,曹真为什么最后郁郁寡欢?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谁是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将军?为什么他被羞辱?
  • 将军战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成全名节,“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与英雄。自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身享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