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黄观:明朝状元,时人称赞他[三元世界有,六首世界无]

黄观(1364~1402),字兰伯,字尚宾,早年从徐姓,明洪武29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明朝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另一个人是尚路),中国历史上两个“六头”之一(另一个人是钱)。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223032[/img]

黄观早明初学者元,从秀才到童年勤奋,从秀才到童年。朱迪在县、府、院、乡、会、殿都获得了第一名。时人称赞他“世界上有三元,世界上没有六首”。此后,他曾担任过翰林院的修编和户部的右侍郎。靖难后,黄观和妻女投河殉难,将其名字从登记录中划出,剥去了状元的名字。万历年间才能平反,补文贞。

黄观的生平

黄观(1364~1402)是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今安徽省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清溪街上清溪联盟村,今联盟社区)人。他从元末开始学者勤奋,治学严谨,注重时事,不浮文。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8月,南京应乡试,中解元。

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月,黄观应试,中会元。今年4月,黄观复参加了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在策论中,他强烈主张“屯兵塞上,耕而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中国无扰,边境无虞”。因此赢得了朱元璋的好评,取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这一年,黄观虚二十八岁(《皇明三元考》为《三十二岁》)。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黄观升任礼部右侍郎(正三品)。经朝廷恩准复原姓氏。

[img]223033[/img]

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朱允霏改革旧制,黄观任右侍中,参加重要国事演出。是时候,燕王朱棣自以为是,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大臣们害怕自己的权力,不敢说话,但黄观当面顶撞朱棣说:“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使朱棣怀恨在心。后来朱棣以讨伐齐泰(命名)、以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起兵北平府(今北京),直接到南京,并公布了“文职奸臣”名单,黄观排名第六。

建文四年(1402),朱迪进攻南京。期间,黄观督促长江上游各地赴援。当船游到安庆下游的罗刹集时,他得知惠帝已经死了,燕王已经到位,知道大势已去,甚至投河自杀。

黄观死后,朱棣的愤怒没有消失。黄氏九族受到惩罚,亲友受到监禁,100多名守卫被降职;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黄观开始下雪,弥补了他的“文贞”。在黄观故居贵池清溪修建“黄公祠”,在县城重建状元坊;清末,黄公祠建在南京秦淮河畔;翠屏山发现的黄观墓是黄观衣冠冢。

连中六元的意思

黄观在县考、府考、院考、乡考、会考、殿考中获得第一名;明清时期,院考、府考、县考第一名通常被称为“案首”,乡考、会考、殿考第一名分别被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黄观不仅连中三元,还被称为“六首状元”。

[img]223034[/img]

除了黄观,另一个“六冠军”是清朝的钱,但据《吴县志》71卷记载,钱多次参加儿童考试,但都失败了。直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他才以第一名考中生的身份参加乡试,但连连失败:六次进入考场,六次失败。直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他才获得乡试第一名,47岁;黄观一口气完成考试,27岁成为状元。


黄观:明朝状元,时人称赞他[三元世界有,六首世界无]黄观:明朝状元,时人称赞他[三元世界有,六首世界无]

,,,,,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与朱棣相比,朱允炆 谁更适合明朝?
  • 明朝的祖先朱迪被公认为最像朱元璋的儿子,甚至朱元璋自己也这么认为。作为明朝的第三人皇帝,朱迪确实为明朝做出了巨大的贡...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