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姜维防邓艾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蜀中的所有道路都不用担心;但阴平的地方一定要小心。这个地方虽然险峻,但久而久之会有损失。
这是诸葛亮死前对姜伟的一点建议。不幸的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文学小说,无论它有多精彩,都很难改变真实的历史。
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姜维在正史中没有阻止邓艾。
[img]222988[/img]
姜维
姜维从叠中撤退。当他经过阴平桥头时,他有没有想到邓艾会从此偷袭?
当邓艾从陇右到叠中时,姜维意识到了这场战斗的严重性。
此前,他探得钟会治兵关时,曾上表成都,并连防御措施都一并上表:派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平关口和阴平桥头。
姜伟此时的建议是魏延在汉中时期保卫曹魏的方法。不幸的是,诸葛亮死后,将军姜伟无法指挥所有蜀军,只能上表,要求刘禅下令。
[img]222989[/img]
刘禅
姜伟此时上表的策略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魏延以这种御敌的方式守卫汉中,从未失去过任何损失。他们钟会自私地伐蜀。他想取代刘禅的位置,成为益州的皇帝。
从那以后,在剑阁,钟辉也多次想撤军。他很自私,试图在司马昭的帮助下成功。从那时起,他与姜伟勾结,压制邓艾,攻打司马昭,也可以看出他的不臣之心。
不幸的是,姜维上表给刘禅的奏章被黄皓藏了起来,此后蜀汉各种被动都因此而起。
当姜维从陇右摆脱邓艾的纠缠,在阴平桥上设计诸葛绪,成功占领阴平桥时,钟会军已经进入了关口。不幸的是,赵云的次之赵光为了掩护姜维的撤退而死在了堆里。
[img]222990[/img]
钟会
姜维和邓艾打了很多年,对邓艾的战术还是比较了解的。此刻,他刚刚退到阴平桥头,一定想到邓艾可能会从阴平偷袭。
然而,邓艾随后可能随时赶来。诸葛绪发现自己被骗后,随时都有可能前来争阴平桥头。而且这个时候钟会已经进入汉中了,姜维能做的就是先退守剑阁。
毕竟阴平路险难走,涪城也有守将,即使邓艾轻兵简装来到涪城,也能强攻。
邓艾偷袭蜀汉灭亡的锅,姜维应该背吗?
不幸的是,姜维的判断是错误的。阴平防守不在涪城,而在阴平桥头。
[img]222991[/img]
邓艾偷渡阴平
几十年来,守卫汉中的将领们又换了。汉中仍然是蜀汉的势力范围,阴平桥一直在蜀汉的控制之下。
有人守卫阴平桥头,涪城守军自然成了摆设。这是几十年来形成的惯性思维。
当然,这也是我一直强调魏延“子午谷奇谋”成功率高的原因。潼关和涪城一样,是势力范围内的城防,长期的惯性思维必然导致守卫将领心理松懈。
事实也是如此。涪城守将马邈见魏军时,他蒙住了,惊为天兵也毫不夸张。马邈投降了。
[img]222992[/img]
邓艾
这能怪马邈吗?不能怪他,守卫汉中的关城守将都投降了,更别说守卫内城涪城的守将了。
这不仅是蜀汉政治的腐败,也是姜伟能力的不足。如果刘禅能尽快向阳平关和阴平桥增加援助,恐怕钟会连汉中都进不去。当然,当汉中失守时,如果姜伟能一路分一点兵力,涪城守将也会有心理准备。毕竟,阴平桥失守了,他不得不想要阴平道。
结语
蜀汉的灭亡是多因素的综合体,而不是某种因素。
姜维路过阴平桥时,没有分兵,只是众多因素之一。姜维对蜀汉的灭亡负有责任,但蜀汉灭亡的锅姜维负担不起。
至于诸葛亮的遗言,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件事。无论姜伟是否忘记,都很难改变蜀汉灭亡的事实。然而,姜伟的责任是汉中失败,但不防阴平!
邓艾在演义中成功地偷渡了阴平 姜维在正史中是否阻止了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