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没有定论杨光是不是昏君,杨光直到死才坚持修建大运河。相反,修建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杨光被杀。
所谓昏君,应该是无道、无情。忽视政府只是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痛苦。然而,杨广并不都是这样的皇帝。从结果来看,杨广确实导致了隋朝的早期灭亡和数千万人的流离失所。然而,在杨广执政的十多年里,杨广做了很多好事,这些好事在当下甚至在未来都是有益的。
[img]221878[/img]
对杨光的定义,应该是一位野心勃勃、眼光长远的皇帝,但行事过急,做事匆匆,名声参半。
杨广之功
军事才华突出。
杨光的个人能力其实很强,史书上说:“美,少聪明”。十三岁时,他崇拜柱国和并州总管。开皇八年(588年)冬天,刚二十岁的杨光被任命为指挥官,带领军队南下平定南朝的陈。平陈后,他进驻建康,杀死了陈叔宝的奸臣和宠爱的妃子张丽华,封存了府库,将陈叔宝和皇后带回隋朝。
[img]221879[/img]
杨光登基后,多次对外用兵,西征吐谷浑,北伐契丹,东征高句丽,南占城,甚至派使臣到台湾和琉球,使这些国家都成为隋朝的大臣,确立了中国在中国的地位。
统治视野高瞻远瞩。
隋朝统一世界后,虽然建立了统一的帝国,但经过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分裂,中原各地的发展十分不平衡。南方早已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人,数郡忘饥”,但北方中原仍存在“中原混乱、饥饿、人相食、无复耕者”的恐怖局面。
杨光登基后,大刀阔斧地主持迁都,将洛阳定为东都,因为它位于世界中部,便于管理国家,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促进南北发展,修建大运河。
杨光登基后,主张修建连接南北的大运河,使用数百万农民工。六年来,他修建了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的南北大运河。大运河在促进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
杨广之过
杨迪皇帝杨光在位期间采取的一些措施实际上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杨光急于求成,在军事上东征西讨。每次出兵都是几十万,民夫要动员200多万。这种浪费人民和金钱的措施无疑是新建隋朝帝国的过度负担。对人民来说,生死分离。
[img]221880[/img]
在建设大运河的问题上,虽然建成后运河上的“商船往返,船只不断乘坐”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征集了数百万农民工修建龙舟。杨迪皇帝游江都时,带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200多英里,经州县和500英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浪费非常严重。导致人民苦不堪言,人民不谈生活。
此外,杨迪皇帝下令征兵民夫修长城修洛阳,每次都有数百万民夫被征用,但只有一半能活下来。十多年来,不少于1000万农民受到征地干扰,平均每户有一人以上,造成了“世界死于战斗”的悲剧。
最后,公元611年,世界大乱,地方民变终于爆发,杨迪皇帝最终被杀。崇高的抱负不仅没有实现,而且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杨广真是个昏君吗? 为什么杨广到死都要修好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