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春申君?春申君的历史评价是什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春申君简介
黄歇(前314-前238年),黄国(今河南省黄川县)人,楚国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授予淮河以北十二县春申君。与魏信陵君魏无忌、赵平原君赵胜、齐孟尝君田文并称“战国四公子”。
[img]221059[/img]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前去奔丧,李园让人埋伏在棘门之中,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春申君生平经历
一、受命赴秦
黄歇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受楚顷襄王的赏识。
公元前298年,秦国大举出兵攻打楚国,夺下巫郡和黔中郡。前278年,他攻打楚国都城严颖,直接向东打至陵墓。楚顷襄王被迫将都城向东迁至陈县。这时,楚顷襄王急于与秦国求和,于是在前272年派出黄歇出使秦国。
当时,秦昭王派白起进攻韩魏联军,在华阳击败他们,俘虏了魏将领芒毛。韩国和魏国不得不向秦国屈服,并服从秦国的命令。秦昭王命令白起与韩魏一起进攻楚国,准备出发。这时,黄歇碰巧来到秦国,听到了秦国的计划。
于是黄歇写信劝秦昭王,秦楚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秦想攻打楚国,必然会导致两败俱伤,容易造福韩、赵、魏、齐等国的渔民。最好让秦国和楚国结盟,然后联合起来对付其他国家。黄歇成功地说服了秦昭王,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派使臣送给楚国厚礼,与楚国签订联盟,互为友国。接受盟约后,黄歇回到楚国,楚顷襄王派黄歇和太子熊作为人质前往秦国,秦昭王将他们拘留了十年。
[img]221060[/img]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同意熊完回楚国,黄歇知道秦国丞相范菊和熊完关系很好,于是试图说服范雎。黄歇指出,楚王可能病不起。如果秦能让熊回去,熊就位后必然会感激秦,努力维护与秦的关系;如果不让熊回去,而是用熊威胁楚国,楚国必然会建立另一个王子来对付秦国,秦与楚的关系就会破裂,秦掌握的王子熊就会变成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范菊把黄歇的意思传达给了秦昭王。秦昭王让熊杰的师傅回去询问楚顷襄王的病情,然后回来制定计划。这时,黄歇对太子熊深感担忧,并计划为熊杰说:“秦国拘留太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现在太子无力让秦国受益。我非常担心。
杨文君的两个儿子在中国。如果国王不幸去世,王子不在楚国,杨文君的儿子必须是继承人,王子不能接受这个国家。最好逃离秦国,和使臣们一起出去;请让我留下来,为死亡负责。”
于是,黄歇要求熊完换衣服装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出关,但他留在住所,以熊完生病为借口拒绝访客。熊走远了,秦国再也追不上了,黄歇才告诉秦昭王真相,秦昭王大怒,想让黄歇自杀。范菊劝说,熊完即位后,一定会重用黄歇,不如让黄歇回去,以示秦国的亲善。秦昭王听从范菊的意见,于是把黄歇送回楚国。
二、春申君辅国持权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被称为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任命为楚国令尹,并被授予淮河以北十二县封地。
[img]221061[/img]
十五年后,由于与齐国相邻的淮北经常发生战争,黄歇告诉楚王:“淮北靠近齐国,情况紧急。请将该地区划分为县,以便更方便地治理。”同时,他将淮河以北的12个县奉献给江东。考烈王同意了他的要求。
春申君在吴国故都建了一座城堡,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城堡。春申君曾担任楚国首相。此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每个人都在竞争礼貌的下士,吸引客人,互相竞争,帮助国王掌握国家政府。
公元前260年,在与秦国的长平战役中,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对计划。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导致赵国大败,40多万士兵被秦国坑杀。
公元前257年,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的情况非常危急。赵胜,赵国的宰相,平原君,前往楚国寻求救援。楚考烈王不顾秦楚盟约,派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还派出信陵君魏无忌救援赵国。在楚国、魏国和赵国的共同努力下,秦国一举被击败,邯郸的围攻被解除。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黄歇向北征服鲁国。第二年,黄歇将鲁国灭亡,并任命荀为兰陵县长。通过帮助赵灭鲁,黄歇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大提高,楚国也再次繁荣昌盛。
春申君黄歇与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竞争礼贤下士,吸引门客。高峰时段,黄歇有3000多名门客,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排名第一。
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的生活怎么样?春申君的历史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