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孔融,我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孔融知道四岁时什么是谦虚,但这样一个人最终死于不谦虚,他参与了算计并被杀。
孔融任青州刺史时,袁绍之子攻占青州,孔融不得不逃离,投靠汉献帝。然而,此时,汉献帝已经依附于曹操,投靠汉献帝的孔融的真正老板是曹操。
[img]217474[/img]
然而,孔融作为下属,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与曹操处处相反。
孔融在官渡之战开始前坚决反对。但曹操终于赢了,这打脸也不算什么。官渡战争结束后,曹操将袁绍的儿媳送给了儿子曹丕。起初,这件事与孔融无关,但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过去,武王攻打周王,把周王的妃子送给弟弟。现在曹公也效仿武王,把袁绍的儿媳送给儿子。他心胸开阔,真是可喜可贺!
[img]217475[/img]
曹操一开始以为孔融在赞美自己,但他似乎没听说过这个典故,就问孔融典故的来源。孔融的回答让曹操差点吐血。孔融说这是他随便编的,不是典故。孔融的真谛是嘲笑曹操的父子满足美丽和父子的感情。
如果孔融只是这样对待曹操,估计曹操会忍受的。最糟糕的是孔融一次又一次地反对曹操,他的反对似乎只是在炫耀自己的独特性。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这是非常有效的。
曹操不断地看着战争,人们不谈论生活。当他没有足够的食物时,酿酒和饮酒是对食物的浪费。考虑禁止饮酒以缓解粮食危机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好事。但孔荣跳出来反对。他反对的理由很奇怪。他说:为什么周王不禁止婚姻呢?
[img]217476[/img]
你以为这样的工作结束了吗?不,孔融的奇妙作法不止于此。
曹操提出以孝治天下时,孔融又跳出来反对,三观极其不正。你根本想不到这样的言论来自四岁让梨的孔融。他说:
父亲生下自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母亲也只是生孩子的容器,都出生了还有什么好感谢的呢?
然而,也有人说,这段话可能不是来自孔融之口,而是来自口人对他的谣言。也许这段话真的不是孔融说的,但孔融和曹操是对的,他们的观点每次都是不正确的。孔荣的反驳似乎只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故意表达自己,让人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不幸的是,他的炒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老板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有生死权的曹操。
无法忍受的曹操,终于在建安十三对孔融下了杀手,以多种罪名处决,并杀害了孔融的全家。
[img]217477[/img]
然而,也有人认为孔融当时不喜欢曹操的所作所为。他认为曹操是一个叛逆的小偷,故意跳出来与曹操作对。例如,曹操的禁酒并不是真正从人民的角度考虑的,而是从继续开拓领土和扩大领土的角度来看。通过禁酒来缓解粮食危机显然是一种借口,孔融等士大夫自然会跳起来。
然而,前面那个面对曹操的人说,无论是孔融嘲笑曹操的父子还是禁酒,孔融都不喜欢曹操。
你认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小时候,孔融因为让梨而出名 为什么孔融最终被曹操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