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王后颜亮是金太祖的长子后颜宗的儿子。他很细心,很有城府。与皇室一样,后颜亮是他父亲后颜宗收养的正义儿子,后来继承了王位。对此,后颜亮一直不满。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金熙宗当政之初,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对宗室贵族也比较重用。颜亮是宗干之子,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所以特别受重视。
皇统七年(1147)五月,西宗封他为同判大宗正事,加特进。十一月,他被提升为尚书左丞相。次年六月,严亮改为平章政事,十一月晋升为右丞相,在仕途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img]217285[/img]
朝中宗干、宗比等重要官员相继去世后,裴满皇后干涉政治,控制一切。严亮依附于裴满皇后。由于她的欣赏,她很快被提升为都元帅,掌握了金国的军事力量。西宗对严亮的依恋不满意,但由于皇后的亲信,她别无选择。九年(1149)三月,皇帝再次提拔他为太平洋保险,领导三个麻烦。
由于皇后擅政,金熙宗大权旁落,王子去世,越来越暴虐,怀疑多疑。抑郁的时候借酒消愁,喝醉的时候经常滥杀无辜。和执政初期的西宗不一样。
八年(1148)冬,熙宗先后杀死亲王、大臣、妃嫔等10余人,裴满氏皇后也未能逃脱。
西宗的举动震惊了朝野,震惊了朝野。一时间,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西宗人失去了心,逐渐孤立起来。政府变得越来越混乱。
皇统九年四月(1149年),翰林学士张钧起草诏书时因用词不当被西宗处死。因为依附皇后,他与权贵结婚,在朝鲜相当不受欢迎。后来,他被左丞相宗贤扮演。张钧之所以是完颜亮的使者,是因为他生气了,把他贬为领行台。
出京途中,完颜亮路过中京。
早就有计划的他,即与中京留守萧裕约定,如果他在河南起兵,萧裕将结纳猛安军接应。
当完颜亮来到燕京南良乡时,他被西宗皇帝召回北京。完颜亮很害怕,以为事情被揭露了。回到北京后,西宗授予他平章政治职务,并要求他继续在北京工作。一直处于恐惧之中的完颜亮很快召集了右丞相秉德、尚书左丞相唐括辩、大理卿乌带等。,他曾被西宗杖殴打,并秘密废除了金熙宗。
十二月初九晚,秘密谋划的三人串通,给卧室小底大兴国,近侍卫十人长仆散忽土等,在卧室里刺杀了金熙宗。
金熙宗死后,完颜亮自立为帝,改元天德,降封金熙宗为东昏王。
因为完颜亮是通过发动宫廷政变获得的皇位,他一直担心有一天别人会效仿他的行为杀死君主。因此,他继位后大肆杀戮,杀死了所有他认为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
与他一起发动政变的右丞相秉德、左丞相唐括辩等首先被杀。
在完颜亮登基之前,秉德和唐括辩首先进行了秘密谋杀和叛乱。因为完颜亮是皇帝的王位,主要受到十个仆人和其他人的支持,而不是秉德和其他人的初衷。因此,一旦你登基执政,你就会很快摆脱它。
天德二年(1150)四月,乌带奏告秉德等人有谋反之意。严亮随后将其贬为领行台尚书,省事。不久,他派使臣杀了他,秉德的弟弟特里和总里都被杀了。随后,大臣萧裕等人起诉太傅宗本、唐括辩等人参与谋反,有改立太傅宗本的意图。
得知后,颜亮借召宗本打球,将其处死,随后杀死唐括辩。为了斩草除根,颜亮再兴杀戮,开始打击皇室宗族:杀了颜宗翰30多人,杀了太宗70多人,杀了宗室50多人。
控制权力的士兵和许多女真贵族也让齐燕良心有余悸。因此,他首先将控制权力的左副元帅从原来的职位中分离出来,改为行台左丞相,驻军在外;右副元帅去汴京分夺军权。他的父子被诬告谋反,齐燕良趁机杀害他。
[img]217286[/img]
在削减了许多实权者后,严亮开始镇压大量不服从管理的女真贵族,进一步巩固其地位。
海陵王完颜亮的残忍嗜杀改变了朝鲜的野谈。这种极端的做法,虽然为他扫清了登基后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障碍,但也让曾经繁荣的金室宗族枯萎了。
完颜亮从小就博览经史,满腹才学。由于深受汉学影响,他与西宗在施政方针上一脉相承。
在就业方面,他大胆使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即使在三师、宰执、尚书令等重要职位上,也不例外。在杀害女真贵族的同时,严亮吸收了更多其他民族的优秀人才加入他的统治地位。这种做法打破了阿骨建国以来,朝廷权力被女真贵族垄断的局面,对促进女真汉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继位后的第二年,西宗时期开始废除行台尚书省的设立。他将汴京行台尚书省管辖的河南、山东划归中央直辖,使政令统一朝廷。同年,完废除了都元帅府,重组了枢密院的军事主管。由于枢密院受尚书省控制,枢密使不直接统兵,权力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完颜亮还对军制进行了整改。
西宗时期将猛安谋克分为上、中、下三等,以宗族贵族为上等。严亮执政后,取消了这一划分的等级,目的是降低猛安谋克宗族的地位。随后,他还下令放弃女真贵族的世袭,进一步限制宗族显贵的权力。
完颜亮在位期间,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迁都燕京。
当时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是女真族帝业的基地。完颜亮认为,金国越来越强大,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它是一个跨越长城南北、北方无数地区的大王朝,仍然蜷缩在祖先的旧土地上是非常不合适的。因此,在镇压了女真老势力后,就颁布了求言诏书——内外公卿,老百姓都可以上书建策。因此,许多人写信建议上京远在一个角落。作为首都和王朝的统治中心,迁都燕京(今北京)更为不便。
在得知皇帝有迁都的意向后,许多朝中大臣,尤其是女真贵族,表示反对。在他们看来,上京有强大的“皇帝精神”来支持这个国家的繁荣。此外,上京是祖先的基础,家乡很难离开,不能轻易放弃。
完颜亮无视扑面而来的异议。
天德三年(1151)四月,完颜亮下诏迁都,并选出尚书右丞相张浩主持新燕京都的建设。上京现有的都城很老很简陋,很不符合完颜亮的心意,所以他打算在燕京重建。
张浩模仿汉人都城宫建新都:宫九重,内外三十六殿,楼阁规模宏大,皇帝居中,皇后居后,内省在东,妃嫔在西。
新的首都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天德五年(1153)3月26日,金正式迁都。因为燕京的“燕”曾经是先秦列国的名字。因此,迁都后改名为中都。与此同时,辽中京大定府改为北京,汴京改为南京。这样,随着辽阳府的东京和大同府的西京,五京制度齐全。
都城南迁后,金国的政治中心从女真族的故乡转移到中原汉人居住的地区,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原地区的文化和生产水平较高,对金的发展,尤其是女真的汉化具有重要意义。
[img]217287[/img]
为了彻底切断女真贵族的故土之恋,颜亮迁都后在中都建陵墓,将太祖、太宗的棺材从上京迁到这里安葬。10月,上京的旧宫殿、女真贵族的旧宅邸、寺庙被夷为平地。
这些措施不仅严重打击了守旧的女真贵族,也表明了完颜亮决心与旧的女真制度分手。迁都后,完颜亮继续在西宗改革的基础上加强改革。中央政府制度和科举制度相应调整。
完颜亮的改革为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金国进入了极盛阶段。
在完颜亮发动宫廷政变后,他是如何对待威胁他帝位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