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大宋文臣虞允文:一介书生能采石大破金兵40万

1161年10月,金国皇帝齐颜亮调动全国军队,合兵60万,兵分四路,对远居东南的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宋高宗赵构竟想解散百官,重蹈32年前的旧路,乘海船南逃。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军,两淮守将纷纷弃城南逃,完颜亮饮马长江,对江南志在必得。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学者挺身而出,将金军击退,最终保存了南宋王朝。这个人就是著名的虞允文。

于允文,字彬甫,110年出生,隆州仁寿(今四川仁寿县)人。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虞祺是北宋徽宗时期的进士,曾担任潼川路转运判官等职。虞允文很聪明,6岁背诵《九经》,7岁写作。长大的虞允文身高六尺四寸,慷慨大方,有野心。他带着父荫进入官场。母亲去世后,虞允文极度伤心,为了伺候父亲,七年没有调任,“小步不忍离左右”。

父亲去世后,于允文于1154年考入进士,先后担任彭州通判、权知黎州、渠州。当时秦桧当权,四川文人相当排挤,虞允文也在其中。秦桧于1155年去世,宋高宗开始重视四川文人,中书舍人赵达首次推荐虞允文。他还开始担任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等朝廷职务。当时,完颜亮开始对江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既是赋诗,又是派人画画。

余云文很有远见,方便1160年1月上疏:“金必败盟,兵出五道,祝大臣豫思备御。”同年10月,余云文作为庆祝正使出使金国,在与金国陪同官员竞争射箭时,余云文一发中,令金人震惊。在访问过程中,余云文发现金国的粮食运输和造船非常繁忙。临行后,颜亮还说:“我要看洛阳的花。”。余云文还提出加强防御。

1161年9月,颜亮统兵40万架起浮桥,渡过淮河。两淮守将刘凯和王权不战而逃,两淮失去。消息传来,宋高宗想在中外发生冲击,但遭到满朝大臣的反对。最后,宋高宗命令叶义问领导江淮军队,余云文为参谋军事。叶义问胆小怕事,于是派余云文到前线慰问士兵。

大宋文臣虞允文:一介书生能采石大破金兵40万

11月底,颜亮大军顺利抵达长江北岸。面对广阔的长江,雄心勃勃的完颜亮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千里车书混在一起,江南怎么会有别的疆封呢?吴山第一峰立即在西湖上提兵百万。当于云文到达南岸时,发现宋军完全是另一幕,“敌骑满,我师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全权败兵”。这时,主将刘琦病重不起,朝廷新任命的主将李显忠还没有来。

看到这种情况,虞允文立即召集众将,勉以忠义,“金丝,告命都在这里,待有功。“大家看到有教练,顿时来了精神,“现在有主了,请死战。于是于云文开始成为这支军队的临时教练,有人劝他,“公被命令奖励老师,不被命令监督战争,别人不好,公任其责?心怀家国的虞允文斥责道:“危害社国,我会安避吗?”。于是一场与南宋王朝安全有关的战争拉开帷幕。

此时宋军只有1.8万人,而金军号称40万人,实际人数至少在25万人左右。战争结束后,金军开始渡江,于允文命诸将大阵不动,将战船分成五队,“二是东西岸并行,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二藏小港,备不可预测”。此时,完颜亮挥舞着红旗,率着数百艘船绝江而来,瞬间就有70艘船抵达南岸。虞允文激励众将,双方展开了一场死亡决战,宋军用海鳅船撞沉敌船。

金军半死半战,日落未退,双方僵持不下。这时,一个被打败的宋军撤到了附近。虞允文立即命令他们从山后转出,作为疑兵。到目前为止,金军撤退了。金军撤退时,宋军用力弓尾追击。在这场战争中,金军大败,死伤4000多人。宋军俘获了500多名家庭和500多名女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虞允文非常警惕,预计第二天金军将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

第二天,金军与宋军展开了激战。由于虞允文的提前安排,金军惨败,损失了多达300艘战舰。这是采石大捷。时隔不久,金军送来文件招揽副将王权,仿佛之前有约定。得到信后,虞允文立即判断这是反间计,同时回书一封:“权已置宪,新将李世辅也愿一战决雌雄。完颜亮得书后大怒,但也无计可施,只好率军转移到扬州。

于云文件到达金军时,可能会到扬州与瓜洲军队会师攻击京口。他向主将李显忠提出自己的帮助。历经军事的李显忠非常钦佩这位大破金兵的文人,并立即拨出1.6万人交给于云文。当于云文到达京口时,他积极防守,金人无机可乘。

战败的金军士气低落。这时,北方传来消息,完颜雍在北方独立为帝,废了颜亮为海陵王。有一段时间,军心松懈,士兵大量逃亡。而完颜亮决心孤注一掷,先拿南宋,再北上平乱。于是他下达命令,三天内渡江不城,随军大臣被斩。最后,它激起了内乱。完颜亮被部将杀死,金军撤退并派遣使命和。

战后,于进入朝廷,宋高宗非常欣赏救国功臣。他对宰相说:“于忠于天性,我的裴度也是。”于任命前往两淮安排军事。于三次向朝廷提出收复两淮的策略,但宋高宗置之不理。此后,于担任江淮、荆襄路宣抚副使、川陕宣诏使。

宋孝宗即位后,他开始北伐,但失败了。由于丞相史浩和汤思退非常害怕于允文,于允文一直被安排在当地任职。虽然他曾短暂参与朝廷的政治事务,但他很快弹劾了皇家历史,于允文不得不回到家乡担任一些闲置的职务。

1167年,著名抗金将军吴林死亡,宋孝宗命于云文担任四川宣抚使,了解枢密院事。上任后,他积极整顿军队,减少军费。两年后,于云文担任左丞相兼枢密使,主持朝政。于云文积极选拔人才,一群贤惠的人在他的提拔下崭露头角。

1172年,于云文因病辞职。在推荐官员候选人时,他与宋孝宗存在分歧。与此同时,于云文被迫上章待罪。这时,已经是太上皇帝的宋高宗站了起来。他对宋孝宗说:“采石之功,之敏在哪里?别听了。”于是宋孝宗贬低了萧之敏,并亲自在扇子上写诗安慰于云文。但很明显,于云文已经失去了宋孝宗的信任。

不久,于云文辞去总理职务,要求保卫四川,恢复中原。因此,宋孝宗任命他为少保、武安军节使、四川宣抚使、雍国公,并同意两路出兵,直接前往中原。于允文到任后,积极策划,最终积劳成病,1174年病死,全年65年。四年后,宋孝宗检阅虞允文编练的军队时,感叹道:“虞允文行沙汰的效果也是如此。” 下诏追他为太傅,死忠肃。

余云文不仅是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名作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仍然在世界各地流传。南宋诗人杨万里在《余公神道碑》中称赞余云文“终身好学”。 不雕而工”。

可以说,采石之战是于云文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后人评论道:“过去,赤壁一胜,三国势成,淮飞一胜,南北势定。”毛泽东主席在《续通纪事本末》的评论中高度评价于云文,“伟哉于公,千古一人”。


大宋文臣虞允文:一介书生能采石大破金兵40万大宋文臣虞允文:一介书生能采石大破金兵40万

,,

  • 荒唐皇帝完颜亮的奇怪爱好:占领[罪臣]妻女
  • 由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有一个嗜酒贪杯的女人,她是蒲察阿里虎,第四任皇帝海陵王后颜亮的妃子。完颜亮以贪色臭名昭著,他是金...

  • 千古第一人!一介书生虞允文竟能大破金兵40万
  • 1161年10月金国皇帝完颜亮调集全国军队,合兵60万,兵分四路,对僻居东南的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宋高宗赵...

  • 南宋抗金名将虞允文怎么死的 虞允文的墓地在哪里
  • 虞允文(1110年—1174年7月18日 ),字彬父,一作彬甫,南宋大臣,抗金名将。汉族,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藕塘乡)...

  • 南宋抗金名将虞允文的个人作品 虞允文的文学作品
  • 虞允文(1110年—1174年7月18日 ),字彬父,一作彬甫,南宋大臣,抗金名将。汉族,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藕塘乡)...

  • 一位书生于云文带领宋军击败了金军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宋代文官是一群工资高但没有能力的人,整天无所事事。此外,即使他们犯了罪,他们也不会被处死,这使他...

  • 让金兀术割须而逃的南宋[兄弟名将] 吴氏兄弟
  • 一提起南宋的名将,一般人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岳飞、韩世忠以及张俊、刘光世等“中兴四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川陕前线,还有一...